游客
题文

读“可持续发展图解”,完成9一10题。

E、F、G的内容分别是

A.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B.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
C.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E1、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A.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
B.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
C.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
D.消除贫困、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回答问题。

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是()

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 D.地下水

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

A.台风雨 B.锋面雨
C.地形雨 D.对流雨

该河流主要分布在()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南地区

中央气象台于2013年9月30日—10月3日,一只气流由蒙古南下,我国自北向南出现小到中雨的天气过程。据此,回答问题。
下图为雨区移至南京到上海之间时所作的垂直剖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伴随降水,还可能会发生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降低 B.气压下降
C.风力减小 D.出现霜冻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为某月份三个不同大气活动中心,且乙活动中心达到一年中势力最强盛值。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所示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图示月份我国华北地区气候特征是()

A.高温少雨 B.温和多雨
C.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

图示月份图中①、②、③三处的主导风向分别是()

A.①西北风 ②东北风 ③东北风 B.①东南风 ②西南风 ③东南风
C.①东南风 ②西南风 ③东北风 D.①西北风 ②东北风 ③东南风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读图,回答问题。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C.气温的日变化 D.大气的热力运动

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C.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A.陆地区域边界 B.板块消亡边界
C.海洋区域边界 D.板块生长边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