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
念奴娇·过洞庭
(南宋)张孝祥①
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③经年,孤光④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⑤襟袖冷,稳泛沧溟⑥空阔。尽吸西江⑦,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张孝祥(1132年-1169年),曾任校书郎、尚书礼部员外郎等。因抗金遭谗落职,北归途经洞庭湖,作此词。②青草:湖名,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两湖均在今湖南省岳阳县。③岭海:指从五岭至海南之间的广东、广西地域,即岭南地区。④孤光:月亮。⑤萧骚:稀疏。⑥沧溟:大水弥漫的样子。⑦西江:西来的长江。
(1)这首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无论描写景色还是表现内心,都突出了词中写到的       二字。
(2)对这首词中的语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应念岭海经年”中的“经年”是“多年”的意思,与柳永词《雨霖铃》中的“此去经年”中的“经年”意思不同。
B.“肝胆皆冰雪”一句与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都是以冰雪比喻心地的纯洁,襟怀的坦白。
C.“细斟北斗”,是说举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暗用了屈原《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桂浆”的意思。
D.“不知今夕何夕”用苏武《念奴娇·中秋》的成句“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稍加变化,以照应开头的“近中秋”。

(3)选做下面两题中的一题,简要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理解。
⑴你如何理解上片结尾处的“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⑵前人评价张孝祥的作品有“英姿奇气”,“豪酣兴健”。这首词中这一风格是如何体现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逢康元龙①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本诗首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你找出来并加以赏析。
请结合全诗分析诗歌后两句表现出来的诗人复杂的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7分)
蝶 恋 花①
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②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注:①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在《沁园春》一词的小序中曾写道:“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澹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②即无奈。
上片作者以月为喻,表达了主人公哪些深意?
下片对“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描写用意何在?请简要赏析。

读下面两首小令,完成后面题目。
四块玉闲适①
关汉卿
旧酒投②,新醅泼③,老瓦盆④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南亩⑤耕,东山卧⑥,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注释】①《四块玉·闲适》是一组小令,共四首,以上选的是第二首和第四首。②投:再酿之酒。③醅(pēi)泼:未滤过的再酿酒。④老瓦盆:粗陋的盛酒器。⑤南亩:语见陶渊明《归园田居》“开荒南亩际,守拙归园田”。⑥东山卧:用晋代谢安隐居东山的典故。
作者在《窦娥冤》中大呼“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而在《四块玉·闲适》中却道“贤的是他,愚的是我”。这两处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王国维评价关汉卿的戏曲语言“字字本色”。明代评论家王骥德说:“作剧戏,亦须令老妪解得,方人众耳,此即本色之说也。”请从上在面第一首小令中任选一句,具体分析关汉卿本色当行的语言艺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园十三首(其十三)
李 贺
小树开朝径, 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 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 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 烧竹照渔船。
这是一首游记诗,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描写的。
答:
请对诗歌颈联进行赏析。
答:

鉴赏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秦楼月
向子湮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①,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向子湮: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
②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为何而“伤心切”?(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词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都运用了“晓风残月”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