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
念奴娇·过洞庭
(南宋)张孝祥①
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③经年,孤光④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⑤襟袖冷,稳泛沧溟⑥空阔。尽吸西江⑦,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张孝祥(1132年-1169年),曾任校书郎、尚书礼部员外郎等。因抗金遭谗落职,北归途经洞庭湖,作此词。②青草:湖名,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两湖均在今湖南省岳阳县。③岭海:指从五岭至海南之间的广东、广西地域,即岭南地区。④孤光:月亮。⑤萧骚:稀疏。⑥沧溟:大水弥漫的样子。⑦西江:西来的长江。
(1)这首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无论描写景色还是表现内心,都突出了词中写到的       二字。
(2)对这首词中的语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应念岭海经年”中的“经年”是“多年”的意思,与柳永词《雨霖铃》中的“此去经年”中的“经年”意思不同。
B.“肝胆皆冰雪”一句与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都是以冰雪比喻心地的纯洁,襟怀的坦白。
C.“细斟北斗”,是说举北斗星当酒器慢慢斟酒来喝,暗用了屈原《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桂浆”的意思。
D.“不知今夕何夕”用苏武《念奴娇·中秋》的成句“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稍加变化,以照应开头的“近中秋”。

(3)选做下面两题中的一题,简要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理解。
⑴你如何理解上片结尾处的“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⑵前人评价张孝祥的作品有“英姿奇气”,“豪酣兴健”。这首词中这一风格是如何体现的?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别 紫 云
陈维崧(清)
二度牵衣送我行, 并州才唱泪纵横。
生憎一片江南月, 不是离筵不肯明。
首句有一细节特别有表现力,请简析之。
古代诗话中有一种说法叫“无理而妙”,意思是无理之语,实则更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心中真挚的情感。请谈谈“无理而妙”在本诗中的运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滕王阁诗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颔联诗句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请加以描述。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请联系全诗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观斗鸡偶作韩 偓
  何曾解报稻粱恩?金距花冠气遏云。
  白日枭鸣无意问,惟将芥羽害同群。
【注释】①韩偓(844—914?),晚唐诗人。②枭,猛禽名,即猫头鹰。
这首诗塑造斗鸡怎样的形象?
有人认为这首诗表面上描写斗鸡,实际是影射讽刺唐末割据一方的藩镇军阀。你是否认可这种观点?请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作品内涵的看法。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诗后问题。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蜀相,即诸葛亮,曾封武乡侯。②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③两朝开济,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开,开创;济,扶助。④出师未捷,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后卒于五丈原军中。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⑥塞上长城,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道济在临死前愤怒地说:“乃坏汝万里长城!”塞上长城比喻像檀道济那样的守边御敌的将领。⑦名世,名传后世。
(1)两首诗歌都有“空”“自”二字,试体会其各自流露的情味。
(2)两首诗都歌咏了诸葛亮,但寄寓的个人情感各不相同,请略作赏析。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登岳阳楼
李白杜甫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此诗为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
这两首诗都写登岳阳楼,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相同的。试作简要分析。
(4分)

在李诗的颈联、杜诗的首联中任选一联,对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