蓍草是菊科的一种植物,从海平面到3000m的高山都有分布。从不同海拔高度收集的蓍草种子在同一个花园相同条件下,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引起不同海拔的蓍草植株高度显著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 |
| B.高海拔蓍草能适应特定的环境,不同海拔蓍草种群的基因库有差异 |
| C.若本实验研究“环境和基因型对表现型的影响”,收集的数据仍不足 |
| D.实验结果能说明表现型不只受环境影响,还受基因型的影响 |
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
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不应超过其承受能力
④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的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 A.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
| B.在一些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大量积累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下降 |
| C.害虫数量增加会引起食虫鸟类数量增多,进而抑制害虫种群的增长 |
| D.向湖泊中大量排放污染物引起鱼类死亡,鱼类尸体腐烂又加剧了湖中鱼类的死亡 |
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A. B. C. D.
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诗中写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奇观主要是该处环境中什么因素的影响?()
| A.物理信息 | B.化学信息 | C.行为信息 | D.营养信息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
|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
|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
|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