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和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
⑴下列对选项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多了,应该要先使他们富裕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教育他们。 |
| B.孟子列举了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三个事例,喻劝君王要善于“以时”养民。 |
| C.孟子认为,王道之始,重在使人民养生丧死而无憾,只要做到这点,君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
| D.孟子提出了他的施政理想:“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
⑵从上面两则选段来看,孔子和孟子在治国施政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
将下面的排比句补充完整,要求使用比喻,内容要贴切。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
爱心是,。
下面是关于鲁迅作品被大量撤出语文课本的评论文《鲁迅虽“被出走” 风景犹在“窗外”》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文题及上下文,补写划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对于鲁迅的“被出
走”,外界观点(1)。支持者认为,鲁迅作品有其时代局限性,(2)。何况,补充进来的文章,(3)。怎么就少不了一个鲁迅?反对者则多会引用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说过的话“(4),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可悲。”
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堪称巅峰。不过,他的作品在语文课本中的比例,(5)。因此,鲁迅“被出走”不是症结所在,关键在于“后来人”能否真正填补这一空白。毕竟,这些被拿下的文章都是历经多年检验,而被证明是“最优秀、最经典”的。如果“后来人”力有不逮,(6)?
找出
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近些年,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全国大兴植树造林,人工造林以7000万亩以上的速度每年推进,人工林保存总面积达到8亿多亩,人工造林速度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一。②各省森林覆盖率也均有明显提高,但悬殊很大。③森林覆盖率是增强了,但“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景象却随处可见。④从遥感影像上看,这些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似乎不低,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的原因是由林下缺少灌木或草本植被覆盖,土壤表面裸露程度高造成的。⑤这种现象,
被专家称它为“林下水土流失”。
| 序号 |
修改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美国队用夺冠证明,他们依然是世界篮坛的“老大”。即使没有了科比、詹姆斯,即使内线劣势突出,但从小组赛到决赛,美国队还是兵不血刃。 |
| B.经过三个月的精心施工,李伟东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纯手工实木地板,漂亮的水晶大吊灯,真是美轮美奂。 |
| C.孩子刚进入高中读书,家长们就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的安排,他们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真是无所不至。 |
| D.在学校举行的国庆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男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的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
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发韧奢靡闲情逸致再接再厉改弦更章 |
| B.针贬精粹真知卓见惹是生非弥天大谎 |
| C.宣泄坐镇张皇失措出奇制胜乔装打扮 |
| D.告磬编缉闲情逸致融会贯通黄粱美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