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1~3题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侍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侍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侍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民。故人来,方与之食。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住,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李悝警其两和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
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子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
1.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
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杨摽字显进,正平高凉人也。摽少豪侠有志气。魏孝昌中,尔朱荣杀害朝士,大司马王元徽逃难投摽,摽藏而免之。孝庄帝立,徽乃出,复为司州牧。由是摽以义烈闻。擢拜伏波将军、给事中。元颢入洛,孝庄欲往晋阳就尔朱荣,诏摽率其宗人收船马渚,摽未至,帝已北度太行,摽遂匿所收船,不以资敌。及尔朱荣奉帝南讨,至马渚,摽乃具船以济王师。
时东魏迁邺,太祖欲知其所为,乃遣摽同行诣邺以观察之。使还,称旨,授通直散骑常侍、车骑将军。稽胡恃险不宾,屡行抄窃,以摽兼黄门侍郎,往慰抚之。摽颇有权略,能得边情,诱化首渠,多来款附,乃有随摽入朝者。时弘农为东魏守,摽从太祖攻拔之。摽父猛先为邵郡白水令,摽与其豪右相知,请微行诣邵郡,举兵以应朝廷。太祖许之,摽遂行,与土豪王覆怜等阴谋举事,密相应会者三千人,内外俱发,遂拔邵郡。众议推摽行郡事,摽以因覆怜成事,遂表覆怜为邵郡守。
太祖以摽有谋略,堪委边任,乃表行建州事。时建州远距邵郡三百余里,且深处敌境,然摽威恩夙著,所经之处,多并赢粮附之。比至建州,众已一万。东魏遣太保侯景攻陷正平,敌众渐盛。摽以孤军无援,且腹背受敌,谋欲拔还。恐义徒背叛,遂伪为太祖书,遣人若从外送来者,云已遣军四道赴援。因令人漏泄,使所在知之。摽分遣讫,遂于夜中拔还邵郡。朝廷嘉其权以全军,即授建州刺史。时东魏以正平为东雍州,遣薛荣祖镇之。摽将谋取之,乃先遣奇兵,急攻汾桥。荣祖果尽出城中战士,于汾桥拒守。其夜,摽半步骑二千,从他道济,遂袭克之。
保定四年,迁少师。其年,周军围洛阳,诏摽率义兵万余人出轵关助之。然摽自镇东境二十余年,数与齐人战,每常克获,以此遂有轻敌之心。时洛阳未下,而摽深入敌境,又不设备,齐人奄至,大破摽军。摽以众败,遂降于齐。摽之立勋也,有慷慨壮烈之志,及军败,遂就虏以求苟免。时论以此鄙之。
(节选自《周书·列传二十六》,有删改)
【注】①稽胡:古族名,匈奴的别种。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摽遂匿所收船,不以资敌资:帮助 |
B.诱化酋渠,多来款附酋渠:首领 |
C.请微行诣邵郡 微:隐蔽,藏匿 |
D.所经之处,多并赢粮附之赢:获得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摽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摽乃具船以济王师②乃遣摽间行诣邺以观察之③与土豪王覆怜等阴谋举事
④因令人漏泄,使所在知之⑤摽率步骑二千,从他道济⑥数与齐人战,每常克获
A.①②④ | B.①③⑥ | C.③④⑤ | D.②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摽有豪侠义烈之气。大司马王元徽逃避尔朱荣的杀害时投奔杨摽,杨摽将他隐藏起来使他免于祸患。杨摽也因此而闻名。 |
B.杨摽不居功自傲。杨摽暗中与邵郡豪门大族密谋举事,内外响应,攻取了邵郡,杨摽认为是覆怜成就了此事,就让他做了邵郡郡守。 |
C.杨摽向来声威显著。太祖任命杨摽兼管建州事务,当时建州远距邵郡三百多里,然而杨摽所到之处,很多百姓都归附了他。 |
D.杨摽苟且投敌,节操不保。因与齐军作战常常获胜,杨摽有了轻敌之心,他在协助围攻洛阳时兵败投降,世人因此轻视他。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稽胡恃险不宾,屡行抄窃,以摽兼黄门侍郎,往慰抚之。
(2)时洛阳未下,而摽深入敌境,又不设备。齐人奄至,大破摽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太元七年……冬,十月,秦王坚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南一隅,未沾王化。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秘书监朱肜曰:“陛下恭行天罚,必有征无战,晋主不衔璧军门,则走死江湖,陛下返中国士民,使复其桑梓,然后回舆东巡,告成岱宗,此千载一时也!”坚喜曰:“是吾志也。”
尚书左仆射权翼日:“昔纣为无道,三仁在朝,武王犹为之旋师。今晋虽微弱,未有大恶。谢安、桓冲皆江表伟人,君臣辑睦,内外同心。以臣观之,未可图也。”坚嘿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
太子左卫率石越曰:“今岁镇守斗①,福德在吴。伐之,必有天殃。且彼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未可伐也!”坚曰:“昔武王伐纣,逆岁违卜。天道幽远,未易可知。夫差、孙皓皆保据江湖,不免于亡。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对曰:“三国之君皆淫虐无道,故敌国取之,易于拾遗。今晋虽无德,未有大罪,愿陛下且案兵积谷,以待其衅。”于是群臣各言利害,久之不决。坚曰:“此所谓筑室道旁,无时可成。吾当内断于心耳!”
群臣皆出,独留阳平公融,谓之曰:“自古定大事者,不过一二臣而已。今众言纷纷,徒乱人意,吾当与汝决之。”对曰:“今伐晋有三难:天道不顺,一也;晋国无衅,二也;我数战兵疲,民有畏敌之心,三也。群臣言晋不可伐者,皆忠臣也,愿陛下听之。”坚作色曰:“汝亦如此,吾复何望!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吾虽未为令主,亦非暗劣。乘累捷之势,击垂亡之国,何患不克,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哉!”融泣曰:“晋未可灭,昭然甚明。今劳师大举,恐无万全之功。且臣之所忧,不止于此。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满畿甸,此属皆我之深仇。太子独与弱卒数万留守京师,臣惧有不虞之变生于腹心肘掖,不可悔也。臣之顽愚,诚不足采;王景略一时英杰,陛下常比之诸葛武侯,独不记其临没之言乎!”坚不听。于是朝臣进谏者众,坚曰:“以吾击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而朝廷内外皆言不可,诚吾所不解也!”
(选自《资治通鉴·肥水之战》)
【注】①岁镇守斗:岁,木星;镇,土星;斗,星宿名。斗宿的分野在吴地(东晋占据吴地,吴即东晋)。《汉书·天文志》:“岁星所在,国不可伐。”下文“福德在吴”也是此意。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臣辑睦辑:和睦 |
B.以待其衅衅:罪过 |
C.吾虽未为令主令:敬辞 |
D.臣惧有不虞之变生子腹心肘掖虞:料想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欲自将以讨之不赂者以赂者丧 |
B.武王犹为之旋师吾属今为之虏矣 |
C.愿陛下且按兵积谷犹且从师而问焉 |
D.易于拾遗急于星火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肜大肆吹捧秦王苻坚,极力逢迎,认为东晋不堪一击,前秦替天行道,有不战而胜之功,他的说法正合苻坚的心意。 |
B.石越和权翼从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对东晋的有利条件作了客观的分析,认为形势对前秦不利,反对前秦攻打东晋。 |
C.苻融深受苻坚信任,他忠言直谏,可谓苦口婆心。他主张先攻打鲜卑、羌、羯族,解决了心腹之患之后,再攻打东晋。 |
D.秦王苻坚狂妄自大,幻想一举消灭东晋。他表面上虚心纳谏,其实刚愎自用,当臣子提出反对意见,他感到很不痛快。 |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返中国土民,使复其桑梓,然后回舆东巡,告成岱宗,此千载一时也!
(2)今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又何险之足恃乎!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小题。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孔子对“以德报怨”持有什么态度?
孔子的回答具体体现了哪些儒家思想。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赠盖邦式序
(宋)马存
予友盖邦式,尝为予言:“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窃有志于斯文也,子其为说以赠我。”予谓:“子长之文章不在书,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予有《史记》一部,在天下名山大川、壮丽奇怪之处,将与子周游而历览之,庶几可以知此文矣。
“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南浮长淮,溯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泛沅渡湘,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竹上犹斑斑,而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乎?故其文感愤而伤激;北过大梁之墟,观楚汉之战场,想见项羽之喑呜,高帝之谩骂,龙跳虎跃,千兵万马,大弓长戟,交集而齐呼,故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见斧凿之痕,故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彷徨乎汶阳洙泗之上,故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凡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而为文章,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今于其书观之,岂不信哉!
“予谓欲学子长之文,先学其游可也。不知学游以求奇而欲操觚弄墨,纫缀腐熟者,乃其常常耳。昔公孙氏善舞剑而学书者得之,乃入于神;庖丁氏善操刀,而养生者得之,乃极其妙,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其意同故也。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子果能为我游者乎?吾欲观子矣。醉把杯酒可以吞江南吴越之清风拂剑长啸可以吸燕赵秦陇之劲气然后归而治文著书子畏子长乎子长畏子乎?不然断编败册,朝吟而暮诵之,吾不知所得矣。”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子长之文章有奇伟气气:气韵 |
B.足迹不肯一日休休:停止 |
C.讲业齐鲁之都讲:研习 |
D.昔公孙氏善舞剑而学书者得之书:读书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非直为景物役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
B.今于其书观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C.先学其游可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D.事固有殊类而相感者处涸辙而相欢 |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篇赠序,用文学散文的笔触来表述作者的见解,形容《史记》的风采,给读者以审美享受,尤其是排比跌出,笔势飞动。 |
B.本篇文章作者认为司马迁是通过游历观察,提高精神气质修养,然后吐为文辞,而体现识见、情思,形成特有的风采。 |
C.作者反对“纫缀腐熟”,向往“朝吟而暮诵之”,强调生活实践影响文章优劣的重要因素,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 |
D.作者认为每一个时代都有现实生活的内容,只要重视生活,就能达到或超越前人的高峰,这无疑是鼓舞后人的卓越见识。 |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醉 把 杯 酒 可 以 吞 江 南 吴 越 之 清 风 拂 剑 长 啸 可 以 吸 燕 赵 秦 陇之 劲 气 然 后 归 而 治 文 著 书 子 畏 子 长 乎 子 长 畏 子 乎把文中划线句子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子长之文章不在书,学者每以书求之,则终身不知其奇。
(2)今天下之绝踪诡观,何以异于昔,子果能为我游者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字、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宋史•杨业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克:能够 |
B.素闻其名,尝购求之购:重金悬赏 |
C.命业副之副:担任副手 |
D.即麾兵却走却:退却 |
下列全都表现杨业“勇武”一的组是()
①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
②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
③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
④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⑤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
⑥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A.②③⑤ | B.②③④ | C.①④⑥ | D.④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业因为屡立战功,宋太宗对他进行多次升迁,从建雄军节度使升至郑州刺史、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云州观察使等。 |
B.契丹皇太后萧氏率领十几万军队重新攻陷寰州,杨业认为辽军士气正旺,应避其锋芒,不与之交战,但监军王侁表示反对。 |
C.杨业久战未归,王侁以为杨业打败了辽军,为了与杨业争功,他擅自带兵离开了事先安排好的陈家谷口,导致杨业全军覆没。 |
D.杨业兵败被俘后,为感谢皇上的厚遇,绝食三日而死,表现了其忠贞的一面。 |
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
译文:
(2)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
译文:
(3)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