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柳恽 吴均 【南北朝】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注:这首诗是吴均与朋友柳恽的赠答之作,此诗源于柳恽要出门远行而作了《赠吴均诗三首》,吴均这首诗正是答他的诗而作。
1.本诗的第三至六句选取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2.从炼字的角度分析“侵”和“催”的妙处。
阅读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乌夜啼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请结合这首词说明“感慨遂深”的含义。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22-23题。(6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
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
青山万里一孤舟。
22.许诗以水流“急”来反衬自己内心对友人的之情,刘诗则通过一个“自”字,以水之无情衬人之有情,表现了自己心中的之情。(2分)
23.请分别赏析这两首诗最后一句的写作手法。(4分)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①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接舆:春秋时楚国隐士,佯狂遁世,这里借指裴迪。
(1)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
(2)请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两句景物描写的妙处。(4
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1)本词上片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好处?
(2)清人吴衡照在《莲子居词话》卷二里说道:“言情之词,必借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感”,请结合本词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辨乐解》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本诗描写了梧桐的哪些特点?
(2)作者借孤桐塑造了怎样的自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