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江上别柳中庸① 李 端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
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注释:①柳中庸:河东(战国时属秦地)人,李端诗友。此诗为李端送别他时所作。
“握手便沾衣”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
                                                                     
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文后题目。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系裙腰
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
两首词都写到了同一个意象,但时间有别,《苏幕遮》写的是 ,《系裙腰》写的是
两首词分别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系裙腰》的“问何日藕、几时莲”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送客归京
唐•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东城送客马上
宋•贺铸
向午孤烟起客樯,一陂春水两鸳鸯。
渔童解唱沧浪曲,应笑尘埃马上郎。
【注】①九衢(qú):纵横交错的大道;繁华的街市。②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为京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③沧浪曲,即《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即盛世施展才华,乱世独善其身。
(1)白诗中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
(2)两首诗都写了“送客”,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忆王孙·赠别
【清】沈凝之
西窗昨夜是清秋,星汉迢迢只一舟。
读罢《离骚》不自由,望牵牛,半束折花算酒筹
忆王孙·赠别
【清】商鋆
西风红叶江潮,忍看浮名一笔消。
强把愁情付浊醪,读《离骚》,拍遍栏杆是寂寥。
【注】①当时作者要去福州游幕谋生,出发后填此词寄给妻子。②不自由:不由自己做主。③牵牛:即牵牛星,俗称牛郎星,与织女星隔银河相望,民间亦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④酒筹:饮酒时用以记数的筹子。⑤作者作此词时,因受小人构陷,被贬出京。⑥浊醪:浊酒。
(1)“西风红叶下江潮”一句中的“下”字很有韵味,请赏析。
(2)两首词都写到了“读《离骚》”这一动作,但表现的心情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吩咐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这首诗一、三两句同为写景,写法和作用不同。请作简要说明。
诗中的“断弦”这一细节表现了丰富的内容。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行香子
许古
秋入呜皋,爽气飘萧。挂衣冠、初脱尘劳。窗问岩岫,看尽昏朝。夜山低,睛山近,晓山高。
细数闲来,几处村醪。醉模糊、信手挥毫。等闲陶写,问甚风骚。乐因循,能潦倒,也消摇
注:①许古,金代中后期著名的谏官,性嗜酒,平生好为诗及书,曾任左拾遗、监察御史等职。后辞官归隐,这首词就是他归居后所作。②消摇:同“逍遥”。
(1)上片寓情于景,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本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下片诗句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