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①
南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②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③满芳洲。
注:①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乘舟沿江东归途中。②累:无罪被迫而死。③杜若:一种芳草。
(1)上阕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4分)
(2)下阕抒发了吊古伤今的情怀,试结合全词进行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根据要求,完成赏析。
湖上梅花歌(第二首)
王稚登
山烟山雨白氤氲,梅蕊梅花湿不分。
浑似高楼吹笛罢,半随流水半为云。
(1)诗人采用了什么写法来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的分析。
答:
(2)请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独特艺术构思。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宿府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1)风尘荏苒:喻战乱不绝,辗转流离。(2)怜俜:飘零之意。诗中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经历?请结合全诗描述。
试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诗歌一二两联。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共8分):
虞美人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注】尊罍(léi),盛酒的器皿。
⑴ 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对 此词人有怎样的感受?请简要分析。
⑵ 清代学者谭献评价这首词说:"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请以"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为例,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简要分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还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寄韩潮州愈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写作背景]韩愈晚年因上《谏佛骨表》,触犯“人主之怒”,差点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1)“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联描述了什么景况?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2)《寄韩潮州愈》为贾岛读了韩诗后有感而作的,有人说,贾诗酷似韩诗的和诗,真是“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请分析“同心之言”的具体表现。
阅读下面一首绝句,完成后面的问题。(共8分)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现海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称赞此诗的后两句“造语之奇,构思之巧”,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