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中的汽车,在刹车时由于惯性作用,要继续往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这段距离叫做刹车距离.在某种路面上,某种型号汽车的刹车距离y(m)与汽车的车速x(km/h)满足下列关系:
y=+
(n为常数,且n∈N).
我们做过两次刹车试验,有关数据如下图所示,其中
(1)求出n的值;
(2)要使刹车距离不超过18.4 m,则行驶的最大速度应为多少?
设函数,
,
,记
.
(1)求曲线在
处的切线方程;
(2)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3)当时,若函数
没有零点,求
的取值范围.
在四棱柱中,
底面
,底面
为菱形,
为
与
交点,已知
,
.
(1)求证:平面
;
(2)求证:∥平面
;
(3)设点在
内(含边界),且
,说明满足条件的点
的轨迹,并求
的最小值.
某单位从一所学校招收某类特殊人才.对位已经选拔入围的学生进行运动协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测试,其测试结果如下表:
![]() |
一般 |
良好 |
优秀 |
一般 |
![]() |
![]() |
![]() |
良好 |
![]() |
![]() |
![]() |
优秀 |
![]() |
![]() |
![]() |
例如表中运动协调能力良好且逻辑思维能力一般的学生是人.由于部分数据丢失,只知道从这
位参加测试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位,抽到逻辑思维能力优秀的学生的概率为
.
(1)求,
的值;
(2)从运动协调能力为优秀的学生中任意抽取位,求其中至少有一位逻辑思维能力优秀的学生的概率.
已知函数.
(1)求的值及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
(2)求函数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从中这
个数中取
(
,
)个数组成递增等差数列,所有可能的递增等差数列的个数记为
.
(1)当时,写出所有可能的递增等差数列及
的值;
(2)求;
(3)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