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冶金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得到Na、Mg、Al等金属,其原因主要是……( )
A.这些金属的化合物熔点低 | B.它们都是轻金属 | C.它们的性质很活泼 | D.此方法成本低 |
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能导电
②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③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它不是一元酸
④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常温下乙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⑤1 mol乙酸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生成88 g乙酸乙酯
⑥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⑥ | C.①②④⑥ | D.②④⑤⑥ |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的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2种 | B.3种 | C.4种 | D.5种 |
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 ℃间溶液变蓝时间,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40 ℃之前与40 ℃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
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的反应速率相等 |
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的反应速率为5.0×10-5 mol·(L·s)-1 |
D.温度高于40 ℃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 |
燃料电池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全部贮藏在电池内,而是在工作时,不断从外界输入,同时将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下面有4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正极的反应产物为水的是
下列有关反应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已知2H2(g)+O2(g)="==" 2H2O(g) Δ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H=-241.8 kJ·mol-1
②由单质A转化为单质B是一个吸热过程,由此可知单质B比单质A稳定
③X(g)+Y(g)Z(g)+W(s) ΔH>0,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④已知:
共价键 |
C—C |
C===C |
C—H |
H—H |
键能/(kJ·mol-1) |
348 |
610 |
413 |
436 |
上表数据可以计算出的焓变
⑤根据盖斯定律,推知在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或石墨燃烧生成1 mol CO2固体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⑥25℃,101 kPa时,1 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A.①②③④B.③④⑤C.④⑤D.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