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柳宗元
将为穹谷嵁岩①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凌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②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③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使命芟其芜,行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④.既焚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馀.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 "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
【注】①嵁岩:峭壁. ②天作地生:天地间自然形成. ③度土:治理水流,修筑城邑的工程. ④蠲之浏如:蠲(juān),除却污秽;浏如,水很清的样子.
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石焉,翳于奥草翳:遮蔽
B.视其蓄,则溶漾纡馀纡馀:曲折萦回的样子
C.公之择恶而取美择:选择
D.林麓之崖,间厕隐显间厕:交杂错置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有石焉,翳于奥草②有泉焉,伏于土涂.
③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④永州实惟九疑之麓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下列句子中的带点字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3分)

A.辇山石,沟涧壑 B.芟其芜,行其涂
C.视其蓄,则溶漾纡馀 D.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联系全文,对本文内容与特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即小见大,化无为有,以新堂为媒介,借事明理,托物言理,言从新堂而起,意却在新堂之外,把题旨确立在如何为政上,内容充实,立意颇高.
B.文章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以叙发端,经叙而议,议后再叙,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会贯通,做到景情事理的和谐统一.
C.文章交错运用偶句和散句,散中有整,参差多变,音节徐疾相济,形成一种行文流畅,顿挫有节的艺术风格.
D.从整体上看,文章结构以翻腾开合,跌宕多姿取胜,且在直起直落中饶有映衬,对比之美.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赵韩王普为相,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 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矣。”
晚朝,与故人石 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 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②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③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之。
[注]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③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选出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

A.吾已矣明白 B.上素嫌其人,不给予
C.普欲某人为某官任命官职 D.上意释然,卒之任命为相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普立于宫门,久不去启箧取一书而读
B.上晚朝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C.岂得喜怒专之刑惩罪,赏以酬功
D.以终天年皆出于此乎

《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 以下五句话中,哪些可以体现这一点()。
①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②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第三段写了赵普奏荐人才,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赵普的什么性格特征?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

(2)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3)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记胜:尽,全 B.唯倜傥非常之人焉称:被称道
C.思垂空文以自见:看见 D.略其行事考:考证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B.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C.略考其行事
D.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文言文阅读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⑴顾视无可者⑵室洞然
⑶旧时栏楯⑷客庖而宴
⑸墙往往而是⑹余稍为修葺
第一段项脊轩的环境如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之。
第二段“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另外第二段中写了哪几件可悲之事?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②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今年春,余统帅云中,寄身绝塞,不胜今昔聚散之感。二子寄余古文观止一编,阅其选,简而该,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辨字无不精切而确当批阅数过觉向时之所阙如者,今则冁然以喜矣,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厥功岂浅鲜哉。及命付诸梨枣,而为数语,以弁其首。
——《古文观止》序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
其 审 音 辨 字 无 不 精 切 而 确 当 批 阅 数 过 觉 向 时 之 所 阙 如 者
文中“付诸梨枣”的近义词是()

A.付之丙丁 B.付之厥如 C.付梓 D.梨园弟子

序言中,作者认为编撰《古文观止》的意义何在?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古文观止》中收录了司马相如的《上书谏猎》。他的文赋代表作还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李邦华传
李邦华,字孟暗,吉水人。受精神同里邹元标,与父廷谏同举万历三十一年乡试。父子自相镞砺,布衣徒步赴公车。明年,邦华成进士,授泾县知县,有异政。
四十四年引疾归。时群小力排东林,指邹元标为党魁。邦华与元标同里,相师友,又性好别黑白。或劝其委蛇,邦华曰:“宋为偏枯之学问,不作反覆之小人。”闻者益嫉之。明年以年例出为山东参议。其父廷谏为南京刑部队郎中,亦罢归。邦华乃辞疾不赴。
崇祯元年四月,起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京营故有占役、虚冒之弊。占役者,其人为诸将所役,一小营至四五百人,且有卖闲、包操诸弊。虚冒者,元其人,诸将及勋戚、奄寺、豪强以苍头冒选锋壮丁,月支厚饷。邦华核还占役万,清虚冒千。三大营军十余万,半老弱。故事,军缺听告补,率由贿得。邦华必亲校,非年壮力强者不录,自是军鲜冒滥。
营马额二万六千,至是止万五千。他官公事得借骑,总督、协理及巡视科道,例有坐班马,不肖且折橐入钱,营马不耗。邦华首减己班马三之一,他官借马,非公事不得骑,自是滥借为希。
京营岁领太仆银万六千两,屯田籽银千六十两,犒劳制器胥徒工食取给焉。各官取之无度,岁用不敷。邦华建议,先协理岁取千四百,总督巡视递节减,自是营帑遂裕。
十七年二月,李自成陷山西。未几,贼逼都城。十八日,外城陷,走宿文信国祠。明日,内城亦陷,乃三揖信国曰:“邦华死国难,请从先生于九京矣。”遂投缳而绝。赠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本朝赐谥忠肃。
(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五十三,有删改)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指邹元标为党魁:②或劝其委蛇委蛇:
③闻者益之嫉:④岁用不敷: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⑴邦华与元标同里,相师友,又性好别黑白。
⑵故事,军缺听告补,率由贿得。
⑶先协理岁取千四百,总督巡视递节减,自是营帑遂裕。
阅读第二段,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李邦华的主要品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