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独立宣言》中,杰斐逊提出,人生下来应该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不是国王的恩赐,也不是所制定的法律所规定的,而是上帝所赋予的、与生俱来的,是不可剥夺或转让的。该认识( )
①提高了人民的地位
③承认了人的尊产
③从理论上摧毁了封建主义存在的基础
④首次将自然权利学说介绍到北美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坚决反对()
A.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 |
B.灵魂得救是上帝预先的安排 |
C.灵魂得救必须靠个人的行事修为 |
D.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 |
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 “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世俗化的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下列有关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
B.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
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得拉克曾这样讲过说:“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通过这则材料能说明()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然坚持自己宗教信仰 |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宣教 |
C.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实幸福 |
D.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 |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己,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 |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 |
C.王阳明的“心学”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