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在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西方各国的时候,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前期。西方的经济危机,恰恰成了苏联大国崛起的良机。下列属于“苏联崛起的良机”是
| A.苏联社会制度的优势明显 | B.1932年苏联工业产量跃居到到世界第二位 |
| C.经济萧条导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 | D.有利于从西方引进技术、资金、进口机器 |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的相似点
|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 B.发生了罢工、罢课、罢市斗争 |
| C.掀起了反帝爱国斗争高潮 | D.成立了反帝统一战线组织 |
1924年,孙中山北上的目的是
| A.召开国民会议 | B.与段祺瑞的卖国政府进行斗争 |
| C.谋求中国统一和建设 | D.与冯玉祥合作建立北京政权 |
1924年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
| A.反对帝国主义 | B.反对封建统治 |
| C.反对满洲贵族 | D.反对民族压迫 |
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不同之处在于
| A.领导阶级、性质、任务、动力 | B.领导阶级、性质、任务、结果 |
| C.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结果、前途 | D.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性质、前途 |
中共“二大”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
| A.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
| B.决定加入并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
| C.总结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的教育 |
| D.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