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要建成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型省份。下列措施或说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做好空气质量预报工作,以便空气污染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
B.推广“绿色自由”计划,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 |
C.将工业废水“再生”处理,用于道路保洁、城市喷泉和洗车等 |
D.利用风能、生物能发电,强制实施火力发电用煤的脱硫处理 |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a+、NO3-、S2- | B.AlO2-、Na+、Cl-、CO32- |
C.K+、SCN-、NO3-、Fe3+ | D.Ba2+、HCO3-、Cl-、OH- |
向21.6g Fe粉和Cu粉的混合物中加入1L 1mol/L HNO3,充分反应,放出NO气且金属有剩余。则反应后溶液中c(NO-3)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A.0.75mol/L | B.0.45mol/L | C.0.6mol/L | D.0.9mol/L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过量铁粉与稀HNO3反应:3Fe+8H++2NO3-= 3Fe2++2NO↑+4H2O |
B.向氧化铁中加入氢碘酸发生反应: Fe2O3+6H++2I- = 2Fe2++I2+3H2O |
C.用稀HNO3溶解FeS固体:FeS+2H+===Fe2++H2S↑ |
D.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2Fe2++4Br-+3Cl2=2Fe3+ + 2Br2+ 6Cl- |
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A和B,每份10 mL,分别向A、B中通入不等量的CO2,再继续向两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的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的CO2气体体积与所加的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曲线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Na2CO3和NaHCO3
B.B曲线中消耗盐酸0<v(HCl)<25mL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OH-+H+=H2O H++CO32-=HCO3-
C.B曲线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加盐酸后产生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最大值为224mL
D.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
X、Y、Z、W均为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它产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W是单质铁,则Z溶液可能是FeCl2溶液 |
B.若W是氢氧化钠,则X与Z可反应生成Y |
C.若W为氧气,则Z与水作用(或溶于水)可能生成一种强酸 |
D.若X是金属镁,则W可能是强氧化性的单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