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重视生产发展而忽视环境的保护,人类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2007年5月底至6月上旬,无锡市居民家中的水龙头中流出的水带有让人难以忍受的臭味这一事件对此做出了注解,调查表明太湖因水体富营养化而疯狂生长的大量水生植物一一蓝藻是造成这一事件的罪魁祸手,下面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指水中氮磷元素含量过大 |
| B.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
| C.水生植物的疯长会导致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亡,水质发黑发臭 |
| D.将生活污水集中排放可以预防太湖蓝藻类灾害的产生 |
判断反应过程自发性的目的
| A.判断反应的方向 | B.确定反应是否一定发生 |
| C.判断反应过程发生的速率 | D.判断反应过程的热效应 |
已知450℃时,反应H2(g)+I2(g)
2HI(g)的K=50,由此推测在450℃时,反应2HI(g)
H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 A.50 | B.0.02 | C.100 | D.无法确定 |
在下列平衡2CrO42-(黄色)+ 2H+
Cr2O72-(橙红色)+ H2O中,溶液介于黄和橙红色之间,今欲增加溶液的橙红色,则要在溶液中加入
| A.H+ | B.OH- | C.K+ | D.H2O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这是可逆反应,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摩尔/升,0.3摩尔/升,0.2摩尔/升,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有可能是
| A.Z为0.3摩尔/升 | B.Y2为0.4摩尔/升 |
| C.X2为0.2mol/L | D.Z为0.4摩尔/升 |
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
| B.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不一定为有效碰撞 |
| C.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
| 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