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中国信心”曾经让我们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和危机,也一定能够让中国经济经受住“金融海啸”的严峻考验。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为什么要增强“中国信心”。(4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资料、购物等,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些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色内容,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消极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严重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请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激励斗志、坚定决心,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坚定不移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前进。
据此回答在新形势下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回顾2009年,中国经受了新世纪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新引擎。
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信心和勇气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风雨中走过,风暴中挺立。大考之年,中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在这份应对冲击的“中国答卷”上,我们看到执政党对形势的判断有了丰富的现实依托,看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一系列国家目标得以实现,看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国家理念得到践行,看到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世界的贡献。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国家能力”的最好注脚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新的时期对党赋予了哪些时代要求。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2004年,我们是在应对新的挑战和考验中前进的。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国家财力明显增强,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居民收入增加。在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不少缺点,群众还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从根本上解决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温家宝总理对我国形势的分析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请加以简要分析。

欧盟已由原来的15个国家扩展为25个国家。这一变动,对中国而言当然是利大于弊,中国的商机进一步扩大。但是与此同时,后加入的10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结构与中国接近,因贸易摩擦而导致中国与一些欧盟国家的经济关系紧张,是今后存在的隐忧。谋求双方磋商友好解决争端,将有利于中国与欧盟在对外贸易中实现双赢。近年来中欧经贸关系快速发展,扩大后的欧盟已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