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什么是宗教?怎样全面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民族自治机关及其自治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 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 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同时,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央行这次利率上调幅度虽然很小.但却是近10年来第一次提息。
辨题:国家上调银行存款利率,有利于居民,但会增加企业的经营负担。

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公有制就要扩大其比重。

材料一:改革开放前,平均主义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常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针对这一状况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针对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适时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材料二: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为促进公平制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逐步缩小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的方法的?

某校高二(5)班学生围绕“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课题,开展探究学习,他们深入该县某村,收集到以下数据:
村民人均年收入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村社会事业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懂技术的农民占农民比重参加各类社会保险比重患病就医率
2000元 6年 10% 5% 60%
(1)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请你从哲学角度提出一个研究性课题,并简要写出选题的哲学依据。
[例]课题: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哲学依据: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研究课题:
哲学依据:
(2)该班同学就建设新农村的设想这一话题采访了该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村主任谈到:村委会决定在2007年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的要求,用一年的时间强制村民搬入中心村,按统一标准建设别墅式小洋楼,修建村庄大道,率先建成新农村。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村长的设想进行评价。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灾情牵动着无数华夏儿女的心,某校高三(12)班学生围绕“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主题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景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就在全世界还在惊诧错愕的时候,中国总理在三小时后直达灾区最前沿;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灾区,慰问抢险救灾人员和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雷霆万钧奔赴现场,各军种十万大军迅速集结灾区。抗震救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国务院决定对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属每人发放5000元抚慰金。
(1)请你谈谈“抗震救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哲学依据。
情景二:汶川地震中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四个字“多难兴邦”,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底蕴,阐释了这个民族的不屈精神,地震让我们整个民族觉醒,让我们整个国家的凝聚力空前提升。是的,四川地震,让中华民族塞翁失马!
(2)从温总理所引用的四个字“多难兴邦”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哲学道理?
情景三: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让我们感动的英雄人物。为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授予成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等320个集体“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雷勇等5名同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授予蒋敏等517名同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3)抗震救灾英雄人物的事迹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