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一些投机者及开发商的操纵下,一些地方的房价持续迅猛上涨,远远超过了广大群众的承受力。来自国家统计局的信息显示,2004年4个季度,房屋销售价格分别上涨7.7%、10.4%、9.9%、10.8%。在被调查的35个城市中,上海为全国之最。上海市政府规定,自2005年3月7日起,个人购买上海行政区域内普通住房居住不满一年出售的,依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同时征收7%的城建税、3%的教育费附加和1%的河道整治费。
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上海市抑制房价政策的正确性。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你认为应怎样正确评述以上两人的观点?
有人认为:“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发展,变化就是发展。”
试评析这一观点。
《人民日报》报道:河北省塞罕坝地区原本是京外的皇家园林所在地,山清水秀。但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森林的乱砍滥伐,生态不断恶化。塞罕坝机械林场成立后,林场职工以造为主,造育结合,综合经营,永续利用,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营造人工林100多万亩,使森林覆盖率达到78%。目前,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逐步形成。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近年来,某市经济开发区先后拒绝了海内外高达两亿美元但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投资项目65个。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说:“巨额投资虽能暂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美好的环境是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从表面上看,不建厂是个损失,但实际上会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美化人民生活空间,其经济效益是长远的。”
该市开发区的做法是如何体现辩证法思想的?
历史上,陕西省吴起县曾是一个林草丰美的地方。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和牲畜数量的快速增加,以及“以粮为纲”的政策导向,加之当地群众长期沿袭广种薄收的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大面积开荒种地和漫山放牧,掠夺式经营土地资源,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最近十几年来,当地把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措施,走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之路,实现了生态目标与农民脱贫致富的和谐统一。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如何才能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