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2年7月以来,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多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于2007年6月15日9时开始,7月3日8时正式结束。据此回答题。
.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     )

A.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
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
D.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

.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     )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③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④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⑤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PQ为晨昏线,PQ两地经度差为15°。若图示日期为X日,P地地方时为5:30。读图回答题。

一个月后的Y日,晨昏线再次同时经过PQ两地,且P地地方时仍为5:30。则P地纬度可能为

A.80°N B.60°N
C.40°N D.20°N

与X日同年内的Z日,Q地地方时5:30日出。则X日与Z日的时间间隔约为

A.2个月 B.3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自9月18日起,2010年入夏以来的最强台风“凡亚比”袭扫我国东南各省。22日,台风刚过,一股较强冷空气又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导致局地降温超过15℃。受此影响,我国南方各省集体入秋。回答题。
19日,登陆后的“凡亚比”的中心经过了我国南方某地,继而在23日该地又迎来冷空气过境。下图四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从18日到24日该地气压变化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列日期中,最低气温最可能出现在

A.18日 B.19日 C.23日 D.24日

下图示意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题。

图中①地的7月均温可能为

A.18℃ B.16℃ C.14℃ D.10℃

该国

A.年降水量南多北少 B.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C.东南部地势起伏大 D.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图中②地的自然带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荒漠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高山草甸带

图b是图a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量图。完成题。

每年比拉姆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

A.地势 B.洋流
C.人类活动 D.太阳直射点移动

由比拉姆向北,随纬度逐渐升高,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

A.两个多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 B.两个少雨期时间间隔变长
C.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一个少雨期 D.过渡成一个多雨期两个少雨期

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图中甲城市召开。甲城市的气候资料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题。

关于甲城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A.气温年较差大,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
B.气温年较差小,纬度低且受暖流影响
C.冬季降水丰沛,受信风和地形的影响
D.夏季降水稀少,受副高和西风带控制

与甲城地区相比,乙城地区

A.水热配置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B.1月副热带高压带南移该地,降水较少
C.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气温较高
D.受到东南信风影响,港口附近风浪较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