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2年7月以来,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多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于2007年6月15日9时开始,7月3日8时正式结束。据此回答题。
.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     )

A.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
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
D.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

.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     )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③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④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⑤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农业生产的各种措施在于因地制宜地利用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通常是低纬优于高纬,作物的生长条件也是低纬优于高纬
C.丘陵和山地的缓坡只适宜种植经济林木,不宜种庄稼
D.我国西北地区如无灌溉,不仅不能发展种植业,而且畜牧业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研究所,已故中年科学家吴文斌培养的“吴氏早稻”能在缺水山区的低产田上获高产,起主要作用的是( )

A.山区修梯田
B.山区的向阳坡水热条件好
C.科技育种研究的成果
D.农业科学家的创造性劳动

有关世界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条件的明显变化
B.地形、土壤条件的改变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符合实际的是( )

A.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的乳畜业——市场
B.河套平原的甜菜——地形
C.南疆的长绒棉——土壤
D.海南岛上的橡胶——水分

下列哪个地区发展种植业必须改造地形条件( )

A.河西走廊 B.三江平原
C.青藏高原 D.南方丘陵地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