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该病毒可在猪群中造成流感暴发。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可能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而感染此病。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科学工作者研究发现:这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的RNA分子,5月21日报道,,H1N1流感病毒已于其他流感病毒混种产生了新的变异类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H1N1流感病毒比DNA病毒更容易变异;混种前,变异主要来源是基因突变,混种引起的变异为基因重组 |
B.H1N1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先进行体液免疫,再进行细胞免疫 |
C.在研制针对H1N1病毒的疫苗时,科学工作者用经过高温灭菌的培养基来培养该病毒 |
D.H1N1病毒无膜系统、代谢类型和应激性这几个生命特征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过核膜 |
B. | 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
C. | 水分子和钾离子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轮藻细胞 |
D. | 精细胞变为精子后,尾部的线粒体与其运动有关 |
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 |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
B. |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
C. |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
D. |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 | 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都降低 |
B. |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升高 |
C. | 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降低 |
D. | 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不变 |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 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
B. |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 |
C. | 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
D. | 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