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该病毒可在猪群中造成流感暴发。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可能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而感染此病。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科学工作者研究发现:这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的RNA分子,5月21日报道,,H1N1流感病毒已于其他流感病毒混种产生了新的变异类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H1N1流感病毒比DNA病毒更容易变异;混种前,变异主要来源是基因突变,混种引起的变异为基因重组
B.H1N1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先进行体液免疫,再进行细胞免疫
C.在研制针对H1N1病毒的疫苗时,科学工作者用经过高温灭菌的培养基来培养该病毒
D.H1N1病毒无膜系统、代谢类型和应激性这几个生命特征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

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如图表示同一生物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仅画出部分染色体),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①的子细胞不可能是卵细胞;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②的下一时期
B.图②、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某些器官中,图②分裂后将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C.图③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量之比为1∶2∶2,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的时期
D.图④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细胞分裂完成后将形成2个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目前生产上采用根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A.减数分裂 B.分化 C.有丝分裂 D.全能性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D.走向两极的均为A、a、B、b

人的胰岛素和胰蛋白酶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但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细胞的功能却完全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A.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情况不同
B.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C.不同细胞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D.不同细胞中的细胞器的数量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