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隋唐时期,中国与天竺的交往

A.主要是经济交流 B.以佛教为纽带
C.以互派留学生为主 D.受到皇帝的压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王位继承制 B.分封制
C.三公九卿制 D.郡县制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

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
D.促进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近代史上根据条约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
英国在中国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天津条约(1858年6月26日):牛庄(后改为营口)、登州(后改为烟台)、台湾(台南)、潮州(实际在汕头)、琼州(实际在海口)、镇江、汉口、九江
北京条约(1860年10月24日):天津、大沽
烟台条约(1876年9月13日):宜昌、芜湖、温州、北海
新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1890年3月31日):重庆
藏印议订附约(1893年12月5日):亚东
续议缅甸条约附款(1897年2月4日):腾越、梧州、三水(三水县江根墟)
续议通商行船条约(1902年9月5日):长沙、万县、安庆、惠州、江门
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4月27日):江孜、噶达克、亚东
俄国在中国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
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8月6日):伊犁、塔尔巴哈台(今塔城)
北京条约(1860年11月24日):喀什、库伦(今乌兰巴托)、张家口
伊犁条约(1881年2月24日):肃州(嘉峪关)、乌鲁木齐、哈密、古城(奇台)、吐鲁番、科布多、乌里雅苏台
日本在中国开放的商埠(通商口岸)
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通商行船续约(1903年10月8日):长沙、奉天(沈阳)、大东沟(丹东)
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12月22日):菲尼克斯(凤城)、辽阳、新民屯(新民)、铁岭、通江子(通江口)、法库门(法库)、宽城子(长春)、吉林、哈尔滨、宁古塔(宁安)、珲春、三姓(依兰)、齐齐哈尔、海拉尔、瑷珲、满洲里
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1909年9月4日):龙井、局子街(延吉)、头道沟、百草沟
阅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分别概括英国、俄国、日本在我国开辟的商埠(通商口岸)的时空特点。
(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列强在我国开辟大量商埠(通商口岸)对我国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