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
A. | 民族主义者 | B. | 专制主义者 |
C. | 自由主义者 | D. | 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 B.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
C.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 D.实行按劳分配 |
安徽凤阳县长期属于贫困县,22年来没给国家贡献1斤粮食,倒吃国家1.9亿公斤斤粮食。但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公斤。这一历史巨变主要得益于
A.试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 |
C.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D.乡、镇政府及村民委员会的建立 |
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但在1973年和1975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2%和11.9%。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 B.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C.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 | D.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政策 |
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主要体现在
①正确认识了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的错误
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提出了把我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主要任务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但仅过三年时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前提是
A.新中国的成立 |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C.“一五”计划的执行 |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