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拨掉老祸根”的口号响彻解放区;陈毅曾动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些史实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是农民阶级政党②翻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③淮海战役是人民战争的胜利④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 ②京师大学堂建立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国民党改组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
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1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宋金 |
元 |
明 |
清 |
高层政区 |
州 |
路 |
行省 |
布政使司 |
省 |
||
统县政区 |
郡 |
郡 |
州 |
州 |
路、府、州 |
府、直隶州/州 |
府、直隶州 |
县级政区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州、县 |
A. |
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
B. |
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
C. |
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
D. |
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
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为司马相如作赋
A. | 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 B. | 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
C. | 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 D. | 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
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A. | 商鞅变法 | B. | 汉武帝改革 |
C. | 北魏孝文帝改革 | D. | 王安石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