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主要是由于它 ( )
A.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
C.推动了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出现 | D.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得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
A. | 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 | B. | 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 |
C. | 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 | D. | 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 |
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 | 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 B. | 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
C. | 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 D. | 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
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A. | 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
B. | 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 |
C. | 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
D. | 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总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A. | 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
B. |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
C. | 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
D. | 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
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部分州以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这表明
A. | 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 | B. | 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 |
C. | 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 | D. | 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