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 | 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 B. | 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
C. | 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 D. | 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
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封建统治日趋稳固 | B.封建统治日趋衰弱 |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 D.封建国家日趋巩固 |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
某古籍记载“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此古籍应该应该是( )
A.《新唐书》 | B.《宋史》 | C.《明史》 | D.《清史稿》 |
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
A.政府的主要形式不是君主制 | B.内阁掌握着行政大权 |
C.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 D.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
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