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
A.《南京条约》附件使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和居住的特权 |
B.《天津条约》使列强获得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的特权 |
C.《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 |
D.《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在使馆界驻军的特权 |
中国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践行天理需要培养严肃的、谨慎的、一贯的精神态度,具体应做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所谓“外无妄动”,即是在容貌、服饰、态度、动作上都要整齐严肃,“坐如尸,立如斋,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重,口容止,气容肃”。外无妄动,便自然内无妄思。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孟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守仁 |
皇天后土,土地神在宋代以前是各个地域的保护神,地位崇高,城隍只是一个具体城池的保护神,但宋代之后土地神却成了城隍的下属。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统治者对神祗利用的变化 |
B.宋代之前是农业社会,宋代之后是商业社会 |
C.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和文化功能增强 |
D.城市的政治、军事统治功能增强 |
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要求六部向内阁报告工作,科道监察官受内阁节制。从明太祖确立的政治传统来看,这种做法
A.整顿吏治,维护纲纪 | B.削弱官员权力,加强皇权 |
C.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 | D.窃取皇权,侵犯六部权力 |
纳赛尔(1952—1970年任埃及总统)曾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民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我们生活在—个新的世界里。”由此可见
A.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全球迅速发展 |
B.二战后埃及人民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 |
C.大众传媒深刻影响政治民主化进程 |
D.民族独立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 |
苏联建立集体农庄后,实行高度的指令性计划组织生产,并受集体农庄本身和机器拖拉机站的双重领导和干预。1958年,苏共做出决定,机器拖拉机站改为技术维修站,把部分机器直接卖给集体农庄。这一决定
A.解决了苏联的农业问题 | B.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自主性 |
C.削弱了社会主义的基础 | D.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