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洪仁玕与李鸿章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人都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 B.两人都不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
C.两人都主张发展工商业 | D.两人都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
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
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A.孙叔敖 | B.管仲 | C.李冰 | D.郑国 |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孔子的“礼” 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宗法制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