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某同学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
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
抛出点的高度(m) |
水平初速度(m/s) |
水平射程(m) |
1 |
0.20 |
2 |
0.40 |
2 |
0.20 |
3 |
0.60 |
3 |
0.45 |
2 |
0.60 |
4 |
0.45 |
4 |
1.2 |
5 |
0.80 |
2 |
0.80 |
6 |
0.80 |
6 |
2.4 |
以下探究方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
A.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
B.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
C.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l、3、5的实验数据 |
D.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
水平抛出的一个石子,经过0.4s落到地面,落地时的速度方向跟水平方向的夹角是53° ,(g取10m/s2)。试求:
(1)石子的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2)石子抛出的水平初速度。
一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 m/s,它要横渡一条30 m宽的河,水流速度为4 m/s,
求:(1)过河的最短时间
(2)上一小题过河的位移
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倾角α=37°的斜面上,并通过细线跨过光滑滑轮相连,细线与斜面平行.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5kg,mB=10kg,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1=0.1,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现对A施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拉力F,使A平行于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求F的大小.
如图-10所示,荡秋千的小学生所受的重力为400N,秋千最大摆角为600,当他处于最高位置时,把他所受的重力在沿绳方向和垂直绳方向进行分解,求这两个分力的大小。
一质点由位置A向北运动了4m,又转向东运动了3m,到达B点,然后转向南运动了1m,到达C点,在上面的过程中质点运动的路程是多少?运动的位移是多少?位移方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