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12分,每小题3分)
侯览者,山阳防东人,桓帝初为中常侍,以佞猾进,倚势贪放,受纳货遗以巨万计。延熹中,连岁征伐,府帑空虚,乃假百官奉禄,王侯租税。览亦上缣五千匹,赐爵关内侯。又以与议诛梁冀功,进封高乡侯。
小黄门段珪琏家在济阴,与览并立田业,近济北界,仆从宾客侵犯百姓,劫掠行旅。济北相滕延一切收捕,杀数十人,陈尸路衢,览、珪大怨,以事诉帝,延坐多杀无辜,征诣廷尉,免。延字伯行,北海人,后为京兆尹,有理名,世称为长者。
览等得此愈放纵。览兄参为益州刺史,民有丰富者,辄诬以大逆,皆诛灭之,没入财物,前后累亿计。大尉杨秉奏参,槛车征,于道自杀。京兆尹袁逢于旅舍,阅参车三百余两,皆金银锦帛珍玩,不可胜数。览坐免,旋复复官。
建宁二年,丧母还家,大起茔冢。督邮张俭因举奏览贪侈奢纵,前后请夺人宅三百八十一所,田百一十八顷。起立第宅十有六区,皆有高楼池苑,堂阁相望,饰以绮画丹漆之属,制度重深,僭类宫省。又豫作寿冢,石椁双阙,高庑百尺,破人居室,发掘坟墓。虏夺良人,妻略妇子,及诸罪衅,请诛之。而览伺候遮截,章竟不上。俭遂破览冢宅,籍没资财,具言罪状。又奏览母生时交通宾客,干乱郡国,复不得御。览遂诬俭为钩党,及故长乐少府李膺、大仆杜密等,皆夷灭之。遂代曹节领长乐大仆。
熹平元年,有司举奏览专权骄奢,策收印绶,自杀。阿党者皆免。
——选自《后汉书·卷七八》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赐爵关内侯 赐:被赏赐 | B.侵犯百姓,劫掠行旅 行旅:钱财 |
C.延坐多杀无辜,征诣廷尉 征:押送 | D.有司举奏览专权骄奢 举:揭发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乃假百官奉禄,王侯租税 今君乃亡赵走燕 |
B.又以与议诛梁冀功 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
C.与览并立田业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
D.督邮张俭因举奏览贪侈奢纵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
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侯览“倚势贪放”的一组是
①受纳货遗以巨万计 ②乃假百官奉禄,王侯租税 ③起立第宅……制度重深,僭类宫省
④虏夺良人,妻略妇子 ⑤籍没资财,具言罪状 ⑥遂诬俭为钩党……皆夷灭之
A.①②③⑤ | B.①③④⑥ | C.②④⑤⑥ | D.①④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延熹年间,国家府库空虚,侯览也献出缣帛五千匹,得以进封为高乡侯。 |
B.滕延曾因捕杀段琏、侯览的为非作歹的仆从宾客,为览、珪诬告,被判罪免官。 |
C.太尉杨秉上奏章揭发侯参的罪状,侯览下令将杨秉以囚车押回,杨秉只好在途中自杀。 |
D.侯览大肆修建母亲的陵墓,规模宏伟,陵园的房庑高达百尺,还毁掉了他人的房屋。 |
把下面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
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 (《说苑》)
[注]虚无:虚心、谦虚。
(1)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
(2)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
(3)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高登传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守曰:“买马、养士孰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于守曰:“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是可以阶改秩。”登曰:“但意未欲尔。”遂行。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晦曰:“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对曰:“忠信可行①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豪民秦琥武断乡曲,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登至,颇革,而登喜其迁善,补处学职。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帅胡舜陟谓登曰:“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登曰:“桧为相亡状,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舜陟遂创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曰:“丞相②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登曰:“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既而中书奏故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其学以慎独为本,有《东溪集》行世。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八》,有删节)
注:①蛮貊:我国古代对南方和东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②丞相:指秦桧。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士民丐留不获丐:赐予 |
B.登条十余事告之条:项目 |
C.谋中以危法中:中间 |
D.属登母死舟中属:恰逢 |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高登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①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②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③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④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⑤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⑥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A.①④⑥ | B.①②⑤ |
C.②③⑥ | D.③④⑤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登兼任贺州学事一职时,力劝上司恢复州学的田舍;任期结束后,他把百姓馈赠的钱财又投放在州学的建设中,可见他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
B.上任古县县令的途中,湖州太守汪藻挽留高登一起修订《徽宗实录》,并告诉他这是可以借此升官的好事,但高登却坚决予以回绝。 |
C.在古县任职期间,高登不满秦桧的所作所为,拒绝为秦桧立祠,因而得罪上司。上司就借他处置秦琥一事诬陷他,朝廷下诏押送他去静江府监狱。 |
D.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靠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但他的注意力却丝毫不在生计上,还是一如既往地为国事担忧,连死前的遗言都是国家大计。 |
把下列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
译文 。
(2)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
译文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宝绘堂记(苏轼)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此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下列各句中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结髦:编织 |
B.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锻炼:指体育锻炼 |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薄: 轻视 |
D.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留:滞留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然为人取去 | B.①虽微物足以为乐 ②而求文以为记②而乐之终身不厌 ![]() ![]() |
C.①亦聊以寓意焉耳 | D.①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 |
②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②岂不欣然接之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A.皆以儿戏害其国,凶此身 | B.轻死生而重于画, |
C.屏远声色 |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才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
B.本文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等整句,加之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
D.本文引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2分,共8分。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土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方孝儒《逊志斋集·吴士》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谈必推孙吴推:推崇 |
B.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将:做将领 |
C.月靡粟万计靡:浪费 |
D.士及麾下遁去遁:逃跑 |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尤善谈兵然而不霸者,将劣也
战而不知兵士诚以为然,俾为将
A.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不同 |
B.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也相同 |
C.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相同 |
D.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也不同 |
对下列句子的结构,补充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粟帛莫富于姑苏 (陈述句) |
B.张土诚称王姑苏 (省略句,“姑苏”前省略了介词“于”;又是倒装句,状语后置) |
C.于胜小敌何有(倒装句,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
D.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 (省略句,“与”之后省略了介词的宾语“之”。) |
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士迎合张士诚欲夺天下的心理,请命统兵收复中原,实际上他只会挥霍享乐,虽临阵脱逃也没免掉一死。 |
B.吴士善谈用兵之法,愿辅佐张士诚称霸天下,但他缺乏组织才能,最后身败名裂。 |
C.吴士自恃才高,纵论天下形势,深得张士诚重用,但他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得强兵用兵,一战即溃,自己也被俘被杀。 |
D.吴士只会自夸,利欲熏心,骗得张士诚信任,但他既不善用人又不善用兵,一上战场就逃跑,“与国朝争雄”的计划成了泡影。 |
根据原文内容,试翻译下列句子
①原句:自高其能
②原句:形势莫便于姑苏
③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及武败,坐党事,禁锢十余年,幽居守静。及党禁解,复辟太尉府,四迁为庐江太守。后扬州黄巾贼攻舒,焚烧城郭,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会集数万人,并执力战,大破之,郡界平。后安风贼戴风等作乱,续复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生获渠帅,其余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中平三年,江夏兵赵慈反叛,杀南阳太守秦颉,攻没六县,拜续为南阳太守。当入郡界,乃羸服间行,侍童子一人,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其令长贪洁,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郡内惊竦,莫不震慑。乃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击慈,斩之,获首五千余级,属县余贼并诣续降,续为上言,宥其枝附。
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惟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顾敕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
六年,灵帝欲以续为太尉。时拜三公者,皆输东园礼钱千万,令中使督之,名为“左驺”。其所之往,辄迎致礼敬,厚加赠赂。续乃坐使人于单席,举缊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资,惟斯而已。”左驺白之,帝不悦,以此故不登公位。而征为太常,未及行,会病卒,时年四十八。遗言薄敛,不受赗①遗。旧典,二千石卒官赙②百万,府丞焦俭遵续先意,一无所受。诏书褒美,敕太山太守以府赙钱赐续家云。(《后汉书·羊续传》)
注释:①赗:fèng,送车马等给人办丧事。②赙:fù,送布帛财物助人办丧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大将军窦武府辟:征召 |
B.属县余贼并诣续降诣:到……去 |
C.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杜:杜绝 |
D.顾敕秘曰敕:皇帝发布诏令 |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羊续“宽宏大度”和“为政廉洁”的一项是( )
A.续为上言,宥其枝附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 |
B.赋与佃器,使就农业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 |
C.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续乃坐使人于单席,举缊袍以示之 |
D.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遗言薄敛,不受赗遗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初,羊续凭借忠臣子孙的身份被授予郎中;后因罹政治风波远离宦海十多年,其间,淡泊宁静,恬然自安。 |
B.羊续被任命为南阳太守后,在赴任途中,微服私访,询问风俗民情,了解各县情况。 |
C.羊续为政清廉,府丞曾向他贡献活鱼,羊续收下后却悬挂在庭院之中,府丞后来又向他献鱼,羊续便把先前悬挂的那些鱼拿给他,以告诫他以后不要再献。 |
D.中平六年,汉灵帝拟任命羊续为太尉,当时拜位三公的人都要向东园交纳礼钱上千万,灵帝命令宦官监督此事。但羊续终因清贫节俭而没能位登三公。 |
把上述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
(2)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事继母以孝闻。睿内兄王橙、姨弟杜恽,并有乡里盛名。伯父祖征谓睿曰:“汝自谓何如橙、恽?”睿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后东宫建,迁太子右卫率,出为辅国将军。四年,王师北伐,诏睿都督众军。睿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魏小岘城,未能拔。睿巡行围栅①,魏城中忽出数百人陈于门外,睿欲击之,诸将皆曰:“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睿曰:“不然。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众犹迟疑,睿指其节曰:“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韦睿之法,不可犯也。”乃进兵。士皆殊死战,魏军果败走,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
睿于故旧,无所遗惜,士大夫年七十以上者,多与假板②县令,乡里甚怀之。十五年,拜表致仕,优诏不许。十七年,征散骑常侍、护军将军,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居朝廷,恂恂未尝忤视,高祖甚礼敬之。性慈爱,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历官所得禄赐,皆散之亲故,家无余财。后为护军,居家无事,慕万石、陆贾之为人,因画之于壁以自玩。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第三子棱,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睿每坐,棱使说书,其所发植,棱犹弗之逮也。高祖方锐意释氏③,天下成从风而化。睿位居大臣,不欲与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 (《梁书》卷十二列传第六)
【注释】①围栅:营寨。②假板:未经朝廷而对低级官吏进行任命。受任命者称假板官。③释氏:佛教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本轻来,未有战备轻:轻视 |
B.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饰:装饰 |
C.拜表致仕,优诏不许致:归还 |
D.暇日犹课诸儿以学课:督促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韦睿本性慈爱和颇有学识的一组是()
A.事继母以孝闻并有乡里盛名 |
B.睿于故旧,无所遗惜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 |
C.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其所发植,棱犹弗之逮也 |
D.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睿为官廉正,把所得的俸禄赏物都分给亲朋戚友,家中无多余财物;时世崇尚传教,他却不从俗随风。 |
B.韦睿在攻城作战中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断定走出魏城门外的数百人必是骁勇之兵,于是力排众议,果断抓紧战机击败他们。 |
C.韦睿尊老受幼。他孝顺继母,尊重年老的士大夫;抚养侄儿胜过亲儿子,虽年迈,仍督促孩子们读书。 |
D.韦睿与王橙、杜恽在乡里都享有盛名,伯父祖征认为韦睿的文章虽比不上他们,但学问见识以及为国建功立业的才能却超过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