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国际组织)在1989年做出决定:把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按顺序编为18列;如碱金属元素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第14列元素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
B.只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
C.第7列元素的第一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
D.第17列元素具有很强的氧化性,都能把Fe氧化成Fe3+ |
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会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增加Fe的量 |
B.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 |
C.保持容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
D.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容积增大 |
在相同条件下,一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并放出热量。若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1 kJ;若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2 kJ,那么Q1与Q2的大小关系是
A.Q1>Q2 | B.Q1<Q2 | C.Q1=Q2 | D.不能确定 |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溶于水:Cl2+H2O![]() |
B.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CO32-+2H+=CO2↑+H2O |
C.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IO3-+I-+6H+=I2+3H2O |
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O42-、Cl- |
B.能使KSCN试液变红的溶液中:H+、Zn2+、SO32-、SO42- |
C.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3-、SO42- |
D.显强碱性的溶液中:K+、Na+、AlO2-、CO32- |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
B |
将铜粉加入1.0mol·L-1Fe2(SO4)3溶液中 |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
金属铁比铜活泼 |
C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
D |
将AlCl3溶液逐渐滴入到NaOH溶液中 |
刚开始不产生白色沉淀,而后产生白色沉淀 |
AlO2—与Al3+反应可以生成白色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