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羊耽妻辛氏,字宪英,陇西人,魏侍中毗之女也。聪朗有才鉴。初,魏文帝得立为太子,抱毗项谓之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宪英,宪英叹曰:“太子,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而喜,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
弟敞为大将军曹爽参军,宣帝将诛爽,因其从魏帝出而闭城门,爽司马鲁芝率府兵斩关赴爽,呼敞同去。敞惧,问宪英曰:“天子在外,太傅闭城门,人云将不利国家,于事可得尔乎?”宪英曰:“事有不可知,然以吾度之,太傅殆不得不尔。明皇帝临崩,把太傅臂,属以后事,此言犹在朝士之耳。且曹爽与太傅从受寄托之任,而独专权势,于王室不忠,于人道不直,此举不过以诛爽耳。”敞曰:“然则敞无出乎?”宪英曰:“安可以不出!职守,人之大义也。凡人在难,犹或恤之;为人执鞭而弃其事,不祥也。且为人任,为人死,亲昵之职也,汝从众而已。”敞遂出。宣帝果诛爽。事定后,敞叹曰:“吾不谋于姊,几不莸于义!”
其后钟会为镇西将军,宪英谓耽从子祜曰:“钟士季何故西出?”祜曰:“将为灭蜀也。”
宪英曰:“会在事纵恣,非持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及会将行,请其子琇为参军,宪英忧曰:“他日吾为国忧,今日难至吾家矣。” 琇固请于文帝,帝不听。宪英谓琇曰:“行矣,戒之!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下于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军旅之间可以济者,其惟仁恕乎!”会至蜀果反,琇竟以全归。祜尝送锦被,宪英嫌其华,反而覆之,其明鉴俭约如此。泰始五年卒,年七十九。
(选自《晋书•列女》)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代君不可以不戚 戚:忧愁。 |
B.斩关赴爽,呼敞同去 关:关隘。 |
C.凡人在难,犹或恤之 恤:担忧。 |
D.会至蜀果反,琇竟以全归 竟:终于。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魏其不昌乎 ②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B.①吾不谋于姊,几不莸于义 ②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
C.①祜曰:“将为灭蜀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D.①且为人任,为人死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辛氏“明鉴”的一组是( )
①魏其不昌乎 ②以吾度之,太傅殆不得不尔
③请其子琇为参军 ④吾不谋于姊,几不莸于义
⑤宪英嫌其华,反而覆之 ⑥会至蜀果反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①④⑥ | D.②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文帝当初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欣喜异常。宪英知道后,认为他缺乏忧患意识,国运 难以长久。 |
B.大将军曹爽与太傅俱受明皇帝临终之托,曹爽却大权独揽,谋篡帝位,被宣帝诛杀,是 他罪有应得。 |
C.曹爽蒙难,辛敞终随鲁芝赴险,虽救援未果,却成就了自己的义行,这得力于姐姐的帮助。 |
D.钟会有反心,在他做镇西将军时,请羊琇任随军,羊琇固辞,帝双不允,只好依母命而行,终于化险为夷。 |
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人执鞭而弃其事,不祥也。
译文: 。
(2)会在事纵恣,非持久处下之道,吾畏其有他志也
译文: 。
(3)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下于国。
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王观字伟台,东郡廪丘人也。少孤贫励志。太祖召为丞相文学掾。出为高唐、阳泉、邯、任令,所在称治。文帝践阼①,入为尚书郎、廷尉监,出为南阳、涿郡太守。
涿北接鲜卑,数有寇盗,观令边民十家已上,屯居,筑京候②。时或有不愿者,观乃假遣朝吏,使归助子弟,不与期会,但敕事讫各还。于是吏民相率不督自劝,旬日之中,一时俱成。守御有备,寇钞以息。明帝即位,下诏书使郡县条为剧、中、平者。主者欲言郡为中平,观教曰:“此郡滨近外虏,数有寇害,云何不为剧邪?”主者曰:“若郡为外剧,恐于明府有任子③。”观曰:“夫君者,所以为民也。今郡在外剧,则于役条当有降差。岂可为太守之私而负一郡之民乎?”遂言为外剧郡,后送任子诣邺。时观但有一子而又幼弱。其公心如此。观治身清素。帅下以俭,僚属承风,莫不自励。
明帝幸许昌,召观为治书侍御史,典行台狱。时多有仓卒喜怒,而观不阿意顺指。太尉司马宣王请观为从事中郎,迁为尚书,出为河南尹,徙少府。大将军曹爽使材官张达祈家屋精。及诸私用之物,观闻知,皆录夺以没官。少府统三尚方御府内藏玩弄之宝,爽等奢放,多有干求,惮观守法,乃徙为太仆。司马宣王诛爽,使观行中领军,据爽弟羲营,赐爵关内侯,复为尚书,加驸马都尉。高贵乡公即位,封中乡亭侯。顷之,加光禄大夫,转为右仆射。常道乡公即位。进封阳乡侯,增邑千户,并前二千五百户。迁司空,固辞,不许,遣使即第拜授。就官数日,上送印绶,辄自舆归里舍。薨于家,遗令藏足容棺,不设明器,不封④不树。谥日肃侯。子悝嗣。,成熙中。开建五等,以观著勋前朝,改封悭胶东子。
(选自《魏书卷二十四》)
[注]①践阼:gp位,登基。②京候:隙望台。③明府:指王观。任子:把孩子作为人质。④封:聚土筑坟。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令边民十家已上,屯居屯:聚集
B.但敕事讫各还讫:完成
C.后送任子诣邶诣:去,到
D.不封不树树:树木
9.下列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现王观正直的品格的一组是()
①令边民十家已上,屯居,筑京候。
②乃假遣朝吏,使归助子弟,不与期会,但敕事讫各还。
③岂可为太守之私而负一郡之民乎?
④遂言为外剧郡。后送任子诣邺。
⑤惮观守法,乃徙为太仆。
⑥观闻知,皆录夺以没官。
A.③④⑥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征召王观为丞相文学掾,出任为高唐、阳泉、都、任等地的官员,在任职的地:疗都有善于治理的称誉。
B.涿郡北边连接着鲜卑,多次有贼寇侵扰,王观命令边境百姓十户以上,聚合居住在一起,修筑了嘹望台。
C.主管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想说涿郡是中等安宁,但王观坚决反对,他的做法为百姓减轻了徭役。
D.王观为官正直,并且功勋卓著,多次得到提升。他的儿子王悝也因此受到恩惠,被封为胶东子。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郡滨近外虏,数有寇害,云何不为剧邪?
翻译:
(2)观治身清素,帅下以俭,僚属承风。莫不自励。
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是岁也,大将军(指卫青)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受诏与壮士,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
其秋,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骠骑之兵也。单于怒,欲召诛浑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天子闻之,于是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骠骑将军将兵往迎之。骠骑既渡河,与浑邪王众相望。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骠骑乃驰入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降者数万,号称十万。既至长安,天子所以赏赐者数十巨万。封浑邪王万户,为漯阴侯。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日:“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
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
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子嬗代侯。嬗少,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居六岁,元封元年,嬗卒,谥哀侯。无子,绝,国除。
(节选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欲诏诛浑邪王诛:指责 |
B.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裨:副(将)、偏(将) |
C.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传:传车,古代驿站上专用的车 |
D.有气敢任任:担当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乃令骠骑将军将兵往迎之②乃设九宾礼于廷 |
B.①斩其欲亡者八千人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C.①天子所以赏赐者数十巨万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D.①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以下五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明霍去病“少而侍中,贵,不省士”的一组是()
①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②既还,重车余弃粱肉
③对日:“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④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
⑤无子,绝,国除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姐姐的儿子,受到皇帝的赏识,在十八岁时,做了皇帝的侍中。 |
B.霍去病擅长骑马射箭,两次跟从大将军卫青出征,卫青奉汉武帝之命,拨给他壮勇之兵,任命他为剽姚校尉,他率八百骑兵追击敌军数百里,去夺取战功,杀俘敌人很多。 |
C.霍去病为人寡言少语,敢做敢为。天子曾想教他兵法,他却说:“打仗只看战略如何就够了,不必亦步亦趋地学习古人的兵法。” |
D.霍去病死后,皇帝很悲痛,为他建立的坟墓,外形就像祁连山。他的儿子霍嬗在很小的时候就死了,因此,他的后代断绝了,他的封国也就被废除了。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骠骑之兵也。
②子嬗代侯。嬗少,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郭子兴,其先曹州人。父郭公,少以日者术游定远,言祸福辄中。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郭公乃娶之,家日益饶。生三子,子兴其仲出。始生,郭公卜之吉。及长,任侠,喜宾客。会元政乱,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与壮士结纳。至正十二年春,集少年数千人,袭据濠州。太祖往从之。门者疑其谍,执以告子兴。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为十夫长,数从战有功。子兴喜,其次妻小张夫人亦指目太祖日:“此异人也。”乃妻以所抚马公女,是为孝慈高皇后。
始,子兴同起事者孙德崖等四人,与子兴而五,各称元帅不相下。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日:“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元师破徐州,徐帅彭大、赵均用帅余众奔濠。德崖等以其故盗魁有名,乃共推奉之,使居己上。大有智数,子兴与相厚而薄均用。于是德崖等谮诸均用日:“子兴知有彭将军耳,不知有将军也。”均用怒,乘间执子兴,幽诸德崖家。太祖自他部归,大惊,急帅子兴二子诉于大。大曰;“吾在,塾敢鱼肉而翁者!”与太祖偕诣德崖家,破械出子兴,挟之归。元师围濠州,乃释故憾,共城守五阅月。围解,大、均用皆自称王,而子兴及德崖等为元帅如故。未几,大死,子早住领其众。均用专狠益甚,挟子兴攻盱眙、泗州,将害之。太祖已取滁,乃遣人说均用日:“大王穷迫时,郭公开门延纳,德至厚也。大王不能报,反听细人言图之,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且其部曲犹众,杀之得无悔乎?”均用闻太祖兵甚盛,心惮之,太祖又使人赂其左右,子兴用是得免,乃将某所部万余就太祖于滁。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十》)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门者疑其谍,执以告子兴 执:捉拿 |
B.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 倾:排挤 |
C.乘间执子兴,幽诸德崖家 幽:囚禁 |
D.子兴用是得免 用:使用 |
下列各项中,均能表现太祖与郭子兴关系密切的一项是( )
A.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与壮士结纳 破械出子兴,挟之归 |
B.大惊,急帅子兴二子诉于大 又使人赂其左右,子兴用是得免 |
C.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 子兴与相厚而薄均用 |
D.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 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
A.郭子兴的父亲娶了一个富翁家瞎眼的女儿后,家中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郭子兴是家 中的老二,他刚出生时,父亲为他占卜,卦象显示为大吉。 |
B.起初,跟郭子兴一同起事的有孙德崖等四人,这四个人粗鲁而愚直,天天抢劫掠夺, 郭子兴有轻视他们的意思。 |
C.徐州主将彭大、赵均用率领残余的部众逃奔到濠州后,郭子兴因为彭大有智谋和权术,就和他交好而冷淡了赵均用。 |
D.赵均用曾因孙德崖进献谗言而逮捕了郭子兴,是彭大和太祖解救了他;后来,赵均用又挟持并要杀害郭子兴,因太祖的一席话,郭子兴才免于一死。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柳庆字更兴,解人也。父僧习,齐奉朝请。
庆幼聪敏,有器量。博涉群书,不治章句。时僧习为颍川郡,地接都畿,民多豪右。将选乡官,皆依倚贵势,竞来请托。选用未定,僧习谓诸子曰:“权贵请托,吾并不用。其使欲还,皆须有答。汝等各以意为吾作书也。”庆乃具书草云:“下官受委大邦,选吏之日,有能者进,不肖者退。此乃朝廷恒典。”僧习读书,叹曰:“此儿有意气,丈夫理当如是。”即依庆所草以报。大统十年,除庆尚书都兵郎中。
广陵王元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推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今若加以桎梏,后复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于是大集僚吏,盛言孟氏依倚权戚侵虐之状。言毕,便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不敢侵暴。
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名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榜。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榜下,因此尽获党与。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傥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太祖尝怒安定国臣王茂,将杀之,而非其罪。朝臣咸知,而莫敢谏。庆乃进争之。太祖逾怒曰:“王茂当死,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乃执庆于前。庆辞气不挠,抗声曰:“窃闻君有不达者为不明,臣有不争者为不忠,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太祖乃悟而赦茂,已不及矣。太祖黯然。明日,谓庆曰:“吾不用卿言,遂令王茂冤死。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选自《周书•列传第十四》,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时僧习为颍川郡为:治理 |
B.其使欲还,皆须有答使:令、让 |
C.庆辞气不挠,抗声曰抗:抗议 |
D.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旌:表彰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明柳庆机智多谋的一组是
①庆乃具书草云:“下官受委大邦……此乃朝廷恒典。”②庆于是大集僚吏,盛言孟氏依倚权戚侵虐之状③乃作匿名书,多榜官门④乃复施免罪之榜⑤庆乃进争之⑥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
A.①③⑤ | B.③④⑥ | C.①②④ | D.②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庆的父亲在选拔乡官时,有很多京城附近的权贵纷纷请求托付安排相关人员。柳庆代父写信,明确提出了选择乡官的标准,义正词严地拒绝了权贵们的无理要求,受到了父亲的赞赏。 |
B.广陵王元欣是皇亲,他的孟姓外甥曾经因偷别人的牛而被柳庆捕获。但这个姓孟的人气焰嚣张,根本不把柳庆放在眼里。柳庆召集众多僚属吏员聚会,当众用笞刑打死了这个人,极大地震慑了那些豪强贵戚。 |
C.有一胡姓人家遭贼人打劫,贼人中有人通过写匿名信的方式,表达自己想自首却又担心治罪的心情。柳庆就张贴了一份自首免罪的告示,促其自首,终于全部抓获了这批劫匪。 |
D.太祖因怒要杀掉王茂,朝中大臣都知道王茂没有犯罪却不敢进谏。只有柳庆挺身而出,冒着与王茂一起治罪的风险,替王茂鸣冤。最终使太祖认识到误杀王茂的错误。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马雚,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辇下除除,殿阶 |
B.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亡,死亡。 |
C.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诚,的确。 |
D.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决,同“诀”,辞别。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效死于前游于三辅 |
B.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
C.为武置酒设乐何以汝为见 |
D.因谓武曰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皆为陛下所成就
A.见犯乃死,重负国 | B.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
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