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四年(1759年)十月,两广总督李侍尧制定“防范外夷规条”,严格规定外商在华的经济活动。上述“规条”出台的背景是( )
A.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中外贸易仅限广州一地 |
B.清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严格限制商业活动 |
C.清政府开放两广地方,两广与外商贸易活动频繁 |
D.外国商人假借经商活动,破坏两广地方经济稳定 |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的将原因归结于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他强调历史研究应
A.抓住事务发展的根本原因 | B.多角度地认识、考察史实 |
C.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发展。上述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进入人们的生活 | 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C.城市化历史进程加快 | D.政府加强经济的干预 |
据载,近代上海电车营运之初,曾闹出不少笑话。当时不少人相信,“电车电车,车上带电,乘者触电”。这反映出
A.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认识有个过程 |
B.近代人们思想愚昧 |
C.电车安全性能不高 |
D.在近代中国新式交通工具发展艰难 |
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等多角度进行分类,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可谓异彩纷呈。如果从时代方面来看,对于19世纪中叶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欧美菜系成为主导 | B.反映出一定的革命特色 |
C.西式糖果糕点受到抵制 | D.中餐西餐并行于世 |
据统计,至1984年底,全国农村基层组织政社分开的有91171个,已建立乡(镇)政府91171个,村民委员会946439个,保留作为经济组织的人民公社28218个。这说明
A.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已经实现 | B.人民公社体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
C.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在稳步推进 | D.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