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引流,马尼拉大帆船(指中国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连接起来,运送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
——(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二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的白银30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000吨;两者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000或10000吨。因此在那一百年间,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16世纪的葡萄牙、17世纪的尼德兰(荷兰)或18世纪的英国在世界经济中根本没有霸权可言。
——(美)弗兰克《白银资本》
请完成: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所述历史现象对中国经济、思想和文学方面各产生了哪些影响?试从政策角度分析中国没有维持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一、二,如何理解材料三的观点?
19世纪40—60年代,面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抗争与探索.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形成了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据此回答:
(1).地主阶级中的代表人物进行了那些抗争和探索?
(2).农民阶级进行了那些抗争和探索?
(3).简要评述上述的抗争和探索活动.
在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存在了约有十年之久,现在已汇合成为一个不可抵抗的革命;不管造成那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不管那些起义带有何种宗教的、朝代的或民族的形式,这一次革命爆发的原因无疑地是由于英国大炮把名为鸦片的那种麻醉剂强加于中国所引起的。
在英国的枪炮面前,满清王朝的声威扫地以尽;以天朝为万古不朽的迷信破灭了;与文明世界的那种野蛮而密不通风的隔绝已被侵犯;互相交往的通路打开了,从那时起,在加利福尼亚与澳洲的黄金吸引之下。这种互相交往已迅速发展起来。……完全的隔绝曾经是保有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那种隔绝状态既已因英国的媒介而遽遭结束,则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分崩离析,这同小心谨慎地保藏在密封的棺材内的木乃伊一旦与外界接触必然要发生解体的情形一样。
――――以上材料均摘自1853年马克思《中国的和欧洲的革命》一文
回答:(1).马克思所提到的“不可抵抗的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你同意作者对“这一次革命”爆发原因的分析吗?英国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3).你怎样理解马克思对英国侵华战争所产生影响的分析?
(4).你从马克思这段文字中得到的最主要认识是什么?
材料一……前者英、法各国,以日本为外府,肆意诛求。日本君臣发愤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制造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现在已能驾驶轮船,造放炸炮。去年英人应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恃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用是凝然不动,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材料二如铜、铁、洋布等类,皆是民生日用,洋船转运迅捷,输纳又仅半税……国税则载在和约,无可议加。以至彼此轻重悬殊,商民交困,财用要绌,丛爵渊鱼之喻,何堪设想?……臣近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跨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因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若南省滨江近海等处,皆能设法开办,船械
制造所用煤铁,毋庸向外洋购运,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兵,此军国之大利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4年)
材料三改革派人士认为,了解西方的最好途径是和平,而不是战争……他们相信西方人志在贸易,而不在领土。因此,中国的方针是用商业特权安抚侵略者,用物质的诱饵来控制他们。……地方上有几位高级官员赞成和平的外交策略,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李鸿章。他后半生尽力维持和平,从不轻言战争。
——《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四 19世纪后半期的中国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民族独立,二是国家富强,当时一种观点(洋务派)认为,中国之所以有外患,是因为贫穷,只要我们富强,外患就自然解决了。
——《中国革命论》
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从日本的发展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何局限性?
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从材料三、四可以看出,洋务派所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说明其主要意图。并指出你对此有何认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洋务派在寻求富强的指导思想上有哪些致命的弱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种政治思想潮流跌宕起伏,演绎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
历史。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哪几股进步潮流并举例说明其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五四运动至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同时并存马克思主义和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这一时期中国革命运动主要是在哪种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为什么?
材料一:“我们党的纲领如下: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直到阶级斗争结束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所有制,没收和征用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工具。”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材料二:“此时统治中国的是封建军阀,不是资产阶级。军阀独立政府,其实事事听命于国际帝国主义列强,不啻是他们的经理人。财政交通工业几乎完全操于国际帝国主义之手,中国资产阶级所占者仅仅日用品之极少部分。帝国主义者利用其在华政治势力,妨碍中国工业之自由发展,所以半殖民地的中国,应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
——《中国共产党“三大”会议案》
材料三:“国民党内虽有少数资产阶级成分,但它还是一个工农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现在的政府是国民党左派同共产党联盟的政府,……无产阶级现在并不希望完全掌握政权。并且目前乎中也没有决定性的力量,共产党也还没有能够统治政府的足够的军队。”
——中共“五大”《政治和组织报告》
回答:
(1)上述三个文件的思想观点中哪一个是正确的?为什么?
(2)上述三个文件的思想路线对当时的革命形势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根据材料指出中共“三大”与中共“五大”的思想有什么内在联系?
(4)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思想观点有何不同?你认为这种不同在思想路线方面说明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