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些称谓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观念的影响 B.政治制度的变革
C.领袖的个人决策 D.底层民众的呼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报刊业走向繁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黄宗羲提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并且更“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均见《原君》)。这说明黄宗羲()

A.先于卢梭提出资产阶级理论范畴的社会契约思想
B.对君主“家天下”的行为持模糊态度
C.彻底否定了中国历史上的君主现象
D.强调对于君主,他的义务是首要的,权力是从属于义务之后为履行其义务服务的

宋代文学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不包括()

A.商业的繁荣 B.市民阶层的扩大 C.城市布局的转变 D.文学自身的没落

春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土地制度受到破坏,新兴的封建势力在夺取政权后,相继实行变法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允许“民得买卖土地”。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琅琊石刻上却作宣告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土地私有制度,成为秦朝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B.秦朝土地私有制,不是纯粹的私有制形式
C.秦朝土地私有制,是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土地私有制度
D.秦始皇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来到泰山下。这里原是齐国故地,号称“礼仪之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记下“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予以表彰”。由此可见,秦始皇主张()

A.书同文 B.度同制 C.车同轨 D.行同伦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制度因素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郡县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