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看到这个国家二分之一的人们住无定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什么是衡量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按照他的这一理念,美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推行“以工代赈”,扩大就业 ②鼓励削减农业,政府补贴 ③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 ④要求企业制定经营章程,规定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数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一个雅典人对波斯国王谈起自己的同胞时说:“虽然他们是自由人,但并非在各个方面都是自由的;法律是他们的主人,他们畏惧这位主人甚于你的臣民畏惧你。法律规定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法律条文始终如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自由人”指的是居住在雅典的成年男子 | 
| B.生活在雅典的居民实现了人人平等 | 
| C.雅典的法律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保障 | 
| D.雅典法律是近现代国家法规的蓝本 | 
1968年底,《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批示,由此掀起了一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下列对这场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提高广大知识青年的文化水平 | 
| B.满足了广大知识青年的广泛求知欲望 | 
| C.使知识青年获得了更重要的生产经验 | 
| D.知识青年失去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 | 
历史漫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通过讽刺性和幽默性揭示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本质特征。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多反映抗日战争的漫画,下图是反映这个时期史实的其中一幅漫画,体现了抗日战争的特点是()
| A.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 | B.全面抗战路线的体现 | 
| C.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抗战 | D.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 | 
1890年李鸿章访美时说:“中国人不信教,中国人是只注意教会的药品救济等”。材料表明()
| A.美国在华传教最积极 | B.中国人永远不会加入天主教 | 
| C.李鸿章排斥西方文明 | D.李鸿章排斥天主教在华传播 | 
有人把“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历程”概括为“一个马鞍形与两个高峰”,这也是中国古代科技整体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第二个高峰出现在公元11世纪——公元13世纪。下列表述属于第二个高峰的是()
| A.中国四大发明都出现在最高峰时期 | 
| B.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 | 
| C.徐光启开后世新法之源《授时历》 | 
| D.倡导富国必以本业的《农政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