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江苏苏州五市三区调研,16)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制作有关“罗斯福新政”的网页,选取了以下几张照片,并写出了相应的标题。其中可选取的是(  )
 
       
 ①20世纪20年代时期的   ②胡佛村——“自由
 汽车长龙——虚假的繁荣  放任政策”的深渊
 
 ③“蓝鹰运动”——工业复兴计划的“推动者”
 
 ④第聂伯河水电站——“以工代赈”的典范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 
|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①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②君权与相权③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会在“军机处”景点看到这样的文字说明:“军机处一日日称:……接折(阅读奏折)——减免(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 
|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 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 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 
| C.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 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 
|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