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世界经济的无序恶性竞争,战后初期国际社会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下列各项与此无关的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
B.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
C.世界银行的运行 |
D.亚太经合组织的问世 |
2014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习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 下列可作为第一手资料的“铁证”有()
①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记录的迄今唯一的南京大屠杀影像
②1937年11月29日,《东京日日新闻》刊登的日军“百人斩”杀人竞赛的照片
③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和万余名遇难者遗体丛葬地
④美籍华人张纯如(1968-2004年)的英文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
B.“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
C.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
D.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
某经济学流派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发行量而不是需求。它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这一理论()
A.是凯恩斯主义的新发展 | B.主张国家减少干预经济 |
C.与自由放任政策相一致 | D.不利于滞胀危机的解决 |
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
B.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
C.社会主义革命积极作用 |
D.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成现实 |
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对英国立宪制度的参照主要体现在()
A.皇帝权力受到制约 | B.实行联邦制 |
C.设立责任内阁 | D.议会拥有立法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