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制订了以下方案:
实验目的:探究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
实验材料:锥形瓶、金鱼藻、金鱼、河泥等
实验步骤:1.取500 mL锥形瓶4个,分别标以1、2、3、4,各加入约500 mL清水后,向3、4号瓶中放入等量河泥,2、3、4号瓶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然后,在4个锥形瓶中各放入1条金鱼,最后加清水至液面位于同一高度,密封瓶口。
2.将1、2、3号瓶置于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室温不宜超过25 ℃),将4号瓶置于黑暗的纸箱中。经常观察并记录每瓶中金鱼的生活状况。
请回答以下问题:
(1)1号瓶中的金鱼与4号瓶中的金鱼相比哪条生活时间长?为什么?
(2)哪个瓶中金鱼生存时间最长?为什么?
(3)2号与3号对照,能否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若不能,如何设置实验才能证明?
(4)本实验所得结论是什么?
下图所示为叶绿体的部分膜结构,图中列出了发生在膜上及周围部分的化学反应。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膜是______。(填字母)
a. 叶绿体外膜 b. 叶绿体内膜 c. 类囊体膜
(2)A、B侧依次代表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叶绿体内、外膜之间 b. 叶绿体基质 c. 类囊体腔
(3)NADPH、ATP的作用是为光合作用暗反应____________。
(4)如果光照突然停止,则短时间内_______(填①或②)含量会上升。
(5)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O2进入该细胞内的线粒体用于有氧呼吸,至少要穿过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家禽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与性别无关。据下表回答问题:
项目 |
基因组合 |
A、B 同时存在 (A_B_ 型) |
A存在、 B不存在 (A_bb型) |
B存在、 A不存在 (aaB_型) |
A和B 都不存在 (aabb型) |
鸡冠形状 |
核桃状 |
玫瑰状 |
豌豆状 |
单片状 |
|
杂交 组合 |
甲:核桃状 × 单片状 → F1:核桃状,玫瑰状,豌豆状,单片状 |
||||
乙:玫瑰状 × 玫瑰状 → F1:玫瑰状,单片状 |
|||||
丙:豌豆状 × 玫瑰状 → F1:全是核桃状 |
(1)甲组F1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
(2)让乙组F1中玫瑰状冠的鸡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鸡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表现为玫瑰状冠的后代有120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后代中,杂合子理论上有只。
(4)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种,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占。
右图所示为某雌性动物一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次分裂过程中。
(2)该细胞分裂进入后期时,分离的是
(3)该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分别称为和,每个子细胞有染色体条。
(4)一个该细胞完成减数分裂,能产生种不同类型的卵细胞。
右图是某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假设该病受等位基因A、a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是性基因。
(2)Ⅲ10的基因型是,她是纯合子的可能性是。
(3)如果Ⅲ10与某男性结婚,生育一白化病男孩,则Ⅲ10是纯合子的可能性是。
下图甲是某个高等动物细胞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乙示其中某一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的相对量。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a~b段DNA含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c~d段DNA含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对应的时期应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段。
(3)如果图甲表示的是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则从c点开始表明进入有丝分裂_____期。
(4)如果图甲表示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则从c点开始表明进入减数第____次分裂_____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