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采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材料一蕴涵着先秦思想家的哪些主张?(3分)
材料二 右图为《机器时代的享受》。它描野了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
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2》
材料三20世纪后期,有科学家预言,如果地球环境继续恶化,在五十年之内,图瓦卢等九个小岛国将全部没入海中,图瓦卢等国的人民将成为名符其实的“环境难民”。
——搜狐新闻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英国有钱人的“时尚”?(4分)结合材料三,指出这种“时尚”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对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灾难有何借鉴意义?(3分)
香港的确没有变: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马场。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这里的变与不变()
A.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
B.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地影响 |
C.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
D.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
小明的爷爷退休前是市人大代表,小明在帮爷爷整理书籍时看到一部国家宪法,其中第五条第一款写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国家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这部宪法颁布实施的时间应是 ()
A.1997年 | B.1999年 | C.1982年 | D.1954年 |
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成为中国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的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
D.1992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B.民主、平等 |
C.人民民主、社会主义 | D.人民当家做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根据何顿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的一个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杆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随后即被无端关押十多年。对这组镜头解读正确的是()
①作为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内容,这一段内容纯属虚构,毫无根据。
②根据这样的情节来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革”开始后不久
③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
④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
A.②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