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数据摘自中国人口信息网,出现表格所示现象的原因有()
时间(年) |
1661年(顺治十八年) |
1691年(康熙三十年) |
1751年(乾隆十六年) |
人口数(万) |
8490 |
11023 |
20560 |
①清朝初期政府鼓励生产,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②雍正时期推行初税亩,废除了人头税
③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放松,隐蔽人口现象减少
④清军入关后,鼓励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③ |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个盛行浮夸风的口号反映的是
A.大生产运动 | B.“大跃进”时期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土地改革时期 |
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没有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
A.刺激社会消费 | B.改善劳资关系 |
C.缓和社会矛盾 | D.重塑政府形象 |
“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不愿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下列举措体现罗斯福这一思想的是
A.整顿银行业 | B.举办公共工程 | C.调整农业 | D.复兴工业 |
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
A.经济危机来势汹涌 |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
C.危机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 D.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