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法国与德国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法国工农业均发达,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产值约占20%,农业产值约占4%。法国气候温和湿润,平原占国土总面积的2/3,耕地面积达3350万公顷,土壤肥沃。法国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
德国经济高度发达,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产值约占30%,农业产值约占1%。德国耕地面积1183万公顷。德国北部为平原,多沼泽湿地山地,土壤贫瘠,低温潮湿日照少;中部为;南部为高原与山地。
(l)法国的西南部隔比利牛斯山脉与半岛相连;德国的西北部、东北部分别濒临北海、海。
(2)在法国的塞纳河、罗讷河中,向南流人地中海的是河;在德国的莱茵河、多瑙河中,向东流入黑海的是河。
(3)在下列沿图中剖面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中,正确表示法国与德国地形分布的一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根据图文有关信息判断:法国的地势大致是;德国的地势大致是
(5)下列工业区中,在以煤炭为原料的产业基础上实现转型的有(

①德国鲁尔区

②法国加来

③德国慕尼黑

④法国巴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6)法国煤炭资源趋于枯竭,口前发电量中比重最高的是(

A.

风能发电

B.

潮汐发电

C.

水力发电

D.

核能发电

(7)法国、德国工农业结构特征分别是
(8)法国、德国耕作业条件的差异是
(9)法国盛产葡萄的气候条件是
(10)近年来,法、德两国与我国在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中法、中德经济(或文化)合作交流的实例。(法、德两国各举1例)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特征
(2)描述乙国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3)与乙国比较,甲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
(4)M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试分析种植该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甲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材料二:图乙为山西汾河流域图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杏花村(图乙中的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2)读乙图指出A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A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二及图乙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的有利的区位因素。

2006年1月5日,巴西、印度和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向联合国大会秘书处提交了一项内容与2005年“四国联盟”提交的决议案大致相同的安理会扩大决议草案。甲图所示为其中某国的等高线分布图,乙图所示为其中某国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国所示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它们在地形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2)简要说明乙图中20℃等温线的走向及西半段等温线走向的形成原因。
(3)P、Q两城市都位于沿海地区,但气候差异很大,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4)甲、乙两图所示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区,写出两地铁矿石海运至我国上海宝钢的最近线路及沿途所经海域和海峡名称。

【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于11月6—7日在广州成功召开,国家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透露,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仍然严重,全国1.5亿亩耕地受到污染,一成耕地重金属超标,仅2011年1—8月,就发生了11起重金属污染事件。
材料二:重金属污染,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尤其是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已是全国性问题。粮食每年因此减少1000万吨,受污染1200万吨,两项合计每年至少损失200亿元。
(1)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因素所致。如日本的水俣病是由污染引起的。
(2)人们为什么称重金属污染为“隐形杀手”?
(3)我国应该如何进行重金属污染的防治?。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灰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物,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大气现象。
材料二:从1月7日起,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持续雾霾天气,大部地区雾霾日数在3天以上。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等城市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重度污染持续时间达6天。其中,北京于1月13日10时35分发布了霾橙色预警信号,这是北京市在连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后所发布的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
材料三:下图为1996—2012年北京市雾霾天气日数统计情况图。

(1)图示表明北京雾霾日数变化呈特点。
(2)北京市出现严重雾霾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针对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你认为应如何防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