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美国某州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l)沿40°N作东西向的剖面,该州地形大势可能是________。
(2)该州南方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
(3)圣迭戈市的气温年较差,比萨克拉门托市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经圣弗朗西斯科沿海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
材料l:由于该州南方的降水量不足,自20世纪初便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资源调配工程建设,使南方农业得到发展。自1946年起,该州的农业生产一直居美国的第一位。
(5)根据图中的气候信息,简要分析该州南方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
(6)为解决上题中的制约因素对南方农业的影响,应采取什么样的工程措施?
材料2:圣迭戈市,面积839平方公里,人口115万,为美国第六大城市。这座城市共有5所大学和7所学院。市区环抱圣迭戈海湾,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海湾型城市,被誉为“全世界最舒适的地方之一。”
(7)高新科技产业是圣迭戈市的主导产业。根据材料和图,试简要分析该市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有利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山西省(1980—2000年)工业投资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B图显示电力投资比重已接近煤炭工业的投资比重,在煤和电之间突出电力,其意义在于: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2)C图显示在冶金工业中比重明显向耗能大的________工业倾斜,此工业在山西省发展的有利条件是:铝土矿丰富和________。
(3)D图反映出的产业链是________。
(4)图中的投资情况说明,山西省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区。
(2)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为了保护包兰铁路,该地区建了草方格沙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沙障是因地制宜治沙的成功典型
B.草方格沙障能大量吸引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长,固定沙丘
C.沙障固沙成本低、费工小,应大规模推广
D.沙障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但不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4)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读“内蒙古某县土地荒漠化状况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土地),回答下列问题。

(1)土地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
(2)上图中土地荒漠化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实际,在防治荒漠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
三是:________________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是晨线还是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
(2)图中表示北半球的___________节气,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点的地方时为点,F点的地方时为点,H地的区时为
(4)某物体由D到C做水平运动,其偏转方向是先向(东、西)偏,后向(东、西)偏。
(5)A、B、C、D四地昼长由长到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A、B、C、D正午太阳高度从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太阳直射在21°N,则北半球有极昼现象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试着当一位地质工程师,对下面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说明。

(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__________,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甲、乙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地壳运动的状况为_____(选择填空)。
A. 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B. 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
C. 先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后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D. 先地壳下沉后地壳上升,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地中,选择__________地比较好。
(4)在甲、乙两地中,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____地,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__地。
(5)下列地区的形成中,与甲地的地质构造有关的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 东非大裂谷B. 华山C. 渭河平原 D. 喜马拉雅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