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周本纪》:“(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 B.先代贵族与功臣均可受到分封 |
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 | 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 |
宋人项安世说,“学诗当学杜(甫)诗,学词当学柳(永)词,杜诗柳词皆无表德,只是实说”。他认为杜诗柳词
A.是诗词艺术的巅峰代表 | B.有直抒胸臆的特点 |
C.注重道德教化功能 | D.体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
C.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 D.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
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俗遂改。可见,韦宙
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 | B.认可俚民不迎私奔 |
C.反对婚礼大肆操办 | D.提倡婚俗完全汉化 |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寓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 B.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加科学 |
C.朱熹使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 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
C.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 D.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