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江苏南通月检,4)下列液体中,滴入水中会出现分层现象,但在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时分层现象会逐渐消失的是( )
A.溴乙烷 | B.己烷 | C.苯 | D.苯乙烯 |
下列实验可行或叙述正确的是
①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丝织品和棉织物
②蔗糖加稀硫酸的水解液,再加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③乙酸乙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均可制肥皂
④用浓硫酸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鉴别部分蛋白质
⑤金属的冶炼都是置换反应
⑥漂白粉、玻璃、脂肪是混合物,水银、明矾、蔗糖是纯净物
⑦盐酸、BaSO4是强电解质,氨水是弱电解质,苯、四氯化碳是非电解质
⑧符合n(C) :n(H)=n:(2n+2)的物质一定是烷烃
⑨煤中含苯及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⑩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中
A.⑤⑥⑧⑨⑩ B.①⑥C.①⑤⑥⑨⑩D.②③⑦⑨
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发生如下的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和还原剂是
A.2e-,H2SO4 | B.4e-,SO2 | C.2e-,Br2 | D.2e-,SO2 |
已知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②3.01×1023HCl③23.1g CCl4④2.3g Na,下列对四种物质的关系由小到大表示正确的是
A.体积④<①<②<③ | B.密度①<④<③<② |
C.原子数④<③<②<① | D.质量④<①<③<② |
下列关于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铷投入水中会引起爆炸 |
B.铷是一种强还原剂,铷离子很稳定 |
C.铷受热后,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氧化物 |
D.铷原子的核电荷数比钾原子的核电荷数多,因此铷原子失电子的能力小于钾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