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有关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以下的是( )
①制备乙烯时用的温度计 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 ③制备氨水时将氨气溶于水的导管 ④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用的长颈漏斗 ⑤分馏石油时的温度计 ⑥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蒸气通入饱和Na2CO3溶液的导管
| A.①②④ | B.①④ |
| C.①②③⑥ | D.①②③④ |
一种白色固体可能由Na+、Ba2+、Cl-、Br-、HC
、S
、S
离子中的若干种组成,陶宝同学设计实验检验其组成,记录如下:
|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① |
将固体溶于水,用pH试纸检验 |
无色溶液pH=9 |
| ② |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
产生气泡,CCl4层呈橙色 |
| ③ |
向②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 ④ |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下列关于固体组成的结论错误的是( )
A.肯定含有Br-,可能含有HC
B.至少含有S
、S
中的一种离子
C.肯定不含Ba2+,一定含有Cl-
D.无需焰色反应即可断定溶液中含有Na+
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或试纸,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
| A.硝酸钾 硫酸钠 氯化钙 氯化钡 |
| B.硫酸 硫酸铝 氯化钠 氢氧化钠 |
| C.盐酸 硫酸钠 碳酸钠 硝酸钠 |
| D.硫酸氢钠 氯化镁 氢氧化钡 硫酸 |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装置①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 |
| B.实验②放置一段时间后,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
| C.实验③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变浅 |
| D.实验④不能用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 A.用量筒量取8.2 mL某溶液时俯视读数 |
| B.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加入待测液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稀释 |
| C.测定一包白色粉末的质量,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并移动游码使之平衡 |
| D.配制0.1 mol/L的NaOH溶液100 mL,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定容 |
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实验Ⅰ:制取并收集氢气 |
| B.实验Ⅱ:验证葡萄糖的还原性 |
| C.实验Ⅲ: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 |
| D.实验Ⅳ: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