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1—2是某种淋巴细胞,膜外颗粒状物质为抗体,据图回答:
图4—1—2
(1)这是_________________细胞,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分化而来的。
(2)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贯穿的细胞结构顺序是(填标号)___________________ 。抗体的分泌说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具________________。并以[ ]_____________的形式转变。
(3)在分泌抗体时要消耗由[ ]____________ 提供的能量。
(4)抗体的化学本质___________,它能与相应的___________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免疫的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5)若该抗体是单克隆抗体,则该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I到VII代表物质,①到③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消耗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在强光下AT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该植物由1%的CO2浓度突然置于0.3%CO2浓度下(光照强度不变),甲图中的C3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__,C5的含量将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特有的步骤是_________(填数字),这些
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位。
(4)若用18O标记甲图中的H2O,则在细胞呼吸产物中能首先测到放射性的是__________,
甲、乙两图中不同数字代表同一物质的标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将该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测定开始时CO2量是
5.0g,12h后CO2量是1.9g,那么12h内可积累葡萄糖约__________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1分)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该种动物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种动物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图2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分裂方式及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细胞分裂时期对应图3的段;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3的段。
(4)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的(填字母)
(5)已知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若下图所示该种动物产生的卵细胞。请依据此图,绘出该细胞形成过程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图像,并注明染色体上的基因。
(11分)下图一中a~h为某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模式图(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图二为某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括号中填序号或字母)。
(1)图一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h所示的结构其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细胞间的识别与h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观察活细胞中的e常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图一中的[ ]________,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与新的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图一中的[ ]__________ __________。
(3)若图二所示细胞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图一___________(填字母)中。
(4)信使RNA在图二细胞核中合成后经过⑤进入细胞质中并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______层。如果图二细胞具有明显的b结构,则该细胞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g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I、II、III、IV、V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乙图表示物质X和P进出入红细胞时跨膜运输的情况,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代表的元素是(用元素符号填写)____________。
(2)生物体的Ⅱ、Ⅲ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染色,颜色反应依次呈现____________;鉴定Ⅳ时,所需试剂的使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分子物质I~V中,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是___________,Ⅳ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其根本上是由(填图中序号)_____决定的。
(4)乙图中,X和P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______,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乙图中(填字母)______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需求来改造生物的性状。如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人类血清白蛋白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在此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水平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2)在基因工程中,我们称②为________,在②进入③之前要用___________和工具酶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能实现②进入③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一般经________处理可以得到③,从③到④的过程中一般利用去核后未受精的卵细胞作为受体,而不用普通的体细胞,原因是: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
(4)下列A~D中表示④到⑤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方法的是________,把⑤送入⑥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
(5)⑦是⑥的后代,那么⑦的遗传性状和________(用文字表述)最相似。
如果②的数量太少,常用________扩增。要实现⑦批量生产血清白蛋白,则要求③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利用该方法得到的动物叫做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