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

A.民族工业的经济结构不合理 B.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C.民族工业的社会环境没有根本变化 D.军阀割据混战不已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古罗马的历史遗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上述言论主要着眼于()
①缓和社会矛盾②扩大内需③降低失业率④提供社会保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斯大林曾经说:“能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就是说,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上呢?不,不能。”为此苏联实行了()

A.新经济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
C.农业集体化 D.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列宁提出“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据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固定粮食税 B.实行工业国有化
C.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D.允许自由贸易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B.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C.中国开放程度不高 D.美国棉织品价格高

“交租之外,两不相问,即或退佃,尽可别图。故其视业主也轻,而业主亦不能甚加凌虐。”上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商品经济发展 B.农民斗争打击了地主
C.封建剥削减轻 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