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呈中性:![]() |
B.向NaAlO2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溶液呈酸性:![]() |
C.在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
| D.往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

为防治“白色污染”,有一条重要途径是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重新变成小分子化合物。
目前对结构式为
的化合物已成功实现了这种处理,其运用的原理是酯交换反应(即酯与醇在酸或碱的催化下生成一个新酯和一个新醇的反应)。试分析若用CH3OH来处理这种化合物能得到的有机物可能是
A.![]() |
| B.HO—CH2CH3 |
C.![]() |
D.![]() |
某分子式为C8H16O2的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的转化过程:
则符合上述条件的酯的结构可有
| A.1种 | B.2种 | C.3种 | D.4种 |
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遇FeCl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 |
| B.滴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
| C.1 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 和H2分别为4 mol、7 mol |
| D.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 A |
乙酸乙酯(乙酸) |
NaOH溶液 |
分液 |
| B |
甲烷(乙烯) |
酸性KMnO4溶液 |
洗气 |
| C |
苯(苯酚) |
浓溴水 |
过滤 |
| D |
乙醇(乙酸) |
NaOH溶液 |
蒸馏 |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将乙醛滴入银氨溶液中,加热煮沸制银镜 |
| B.将1-氯丙烷与NaOH溶液共热几分钟后,冷却、加入过量硫酸酸化,滴加AgNO3溶液,得白色沉淀,证明其中含有氯元素 |
| C.向浓苯酚中加几滴稀溴水观察到沉淀 |
| D.取2mL 1mol·L-1Cu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0mL 2mol·L-1NaOH溶液,在所得混合物中加入40%的乙醛溶液,加热得到砖红色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