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O、Fe2O3、Fe3O4三种纯的氧化物中,与等量铁原子相结合的氧原子的质量比为 ,与等量氧原子相结合的铁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海水中不仅含有丰富的非金属元素资源,(如Cl,Br,I等),还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资源(如Na,Mg,Fe,Cr等),
(1)海水晒盐的原理是:;与Na,Cl同周期,且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离子结构示意图:(2)晒出的粗盐常混有MgSO4,CaSO4等杂质,为了得到精制盐,则提纯过程操作步骤和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填序号)
①加稀HCl滤液至酸性,②过滤除去杂质,③加过量NaOH溶液,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⑥溶解,⑦蒸发结晶;
(3)晒盐得到的母液(盐卤)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但其中常混有Fe2+,Cr3+等,为富集镁使其转化力MgCl2晶体。
有关资料:
M(OH)n |
pH |
|
开始沉淀 |
沉淀完全 |
|
Fe(OH)2 |
7.6 |
9.6 |
Fe(OH)3 |
2.7 |
3.7 |
Mg(OH)2 |
9.5 |
11.0 |
Cr(OH)3 |
4.3 |
5.0 |
为了有效除去杂质离子,又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且能满足“绿色化学理念”,
则最佳试剂选择和操作是:
①先加;目的是;
②再加;目的是 ;
③过滤后,为能得到纯净Mg Cl2晶体,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1)向MnSO4和硫酸的混合溶液里加入K2S2O8(过二硫酸钾),溶液会发
如下反应:Mn2++S2O82-+H2O→MnO4-+SO42-+H+该反应常用于检验Mn2+的存在。其特征现象是___________。
若反应中有0.1 mol还原剂参加反应,则消耗氧化剂物质的量__________mol。
(2)若该反应所用的硫酸锰改为氯化锰,当它跟过量的过硫酸钾反应时,除有高锰酸钾、硫酸钾、硫酸生成外,其他的生成物还有_________________。
(3)将NaBiO3固体(黄色微溶)加入到Mn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里加热,固体溶解变为澄清溶液,发生如下反应:NaBiO3+MnSO4+H2SO4— Na2SO4+Bi2(SO4)3+NaMnO4+H2O
①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上述反应中还原产物是
铜既能与稀硝酸反应,也能与浓硝酸反应,当铜与一定浓度硝酸反应时,可将方程式表示为:Cu+HNO3→Cu(NO3)2+NO↑+NO2↑+H2O (方程式未配平,不考虑2NO2N2O4)。
(1)硝酸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0.004molCu被硝酸完全溶解后,Cu失去的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如果得到的NO和NO2物质的量相同,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若将收集NO和NO2的集气瓶倒立于水中,通入一定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发现无气体剩余,则通入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所得溶液(假设溶质不扩散)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 。
(3)如果参加反应的Cu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0,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4)如果没有对该反应中的某些物质的比例作限定,则方程式可能的配平系数有许多组,其原因是_。
(12分)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工业碳酸钠(纯度约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SO等杂质,提纯工艺路线如下:
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做Na2CO3·H2O脱水实验,判断其脱水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
(4)生产过程中“母液”____(填“能”或“不能”)循环使用。若不能,其原因是:_________。
(5)已知:①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ΔH1=" +532.36" kJ·mol-1
②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ΔH2=" +473.63" kJ·mol-1
写出Na2CO3·H2O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D、E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是短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稀有气体除外)构成的单质,E既可溶于盐酸又可溶于NaOH溶液,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
(1)E溶于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2)工业上冶炼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气体C在使用前需要检验纯度,操作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