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西藏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2亿元,同比增长13.8%,连续7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增速创历史新高,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788元,比上年增长14.5%,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结合图片和材料,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少数民族人民支持内地的发展 |
B.全国各族人民在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繁荣 |
C.我国各族人民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
D.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
从苏东坡的“把酒问月”到今天的“嫦娥探月”,以及未来中国的“载人登月”。千年之前,人们只能望月惆怅,今天千年梦想成为现实,这主要说明实践具有
A.客观物质性 | B.主观能动性 | C.社会历史性 | D.目的性计划性 |
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上,正确的表述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
D.有时物质决定意识,有时意识决定物质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的这句名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 | B.认识具有无限性 |
C.认识的发展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 D.意识是客观的 |
“一个有哲学智慧的人,是会创造幸福生活的人;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这说明:
A.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科学方法 |
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
C.真正的哲学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
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了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
①唯物主义的态度②唯心主义的态度
③客观的看待事物④以主观想象替代客观事实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